有关曾外祖母的作文

【篇一:蕨草带来的思念】

秋姑娘已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我们也许感觉不到她,但是她已挥动她那神奇的魔棒,让世界的万物有所变化。瞧,我们学校的植物就花样繁多啦!植物的颜色多姿多彩,有的如浓茶般的绿,有的如麦穗般的黄,有的如铁锈斑的褐,还有的如火焰般的红,宛如凡高笔下一幅美丽的油画。

这天,阿雅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些植物,我和同桌的植物是蕨草。植物世界还真是奇妙啊!各式各样的植物琳琅满目。使我想起了和曾外祖母一起观察蕨草时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

“曾外祖母,快来啊!这个叶子上面全都是小虫子”嫩嫩的奶声忽远忽近,很快传到了曾外祖母的耳里。“孩子,这个叫'蕨草'。你看长椭圆状披针形,有深浅不一的羽状裂。叶柄细长密被褐色细毛,那不是小虫子,是蕨草的孢子。”曾外祖母从小出生在书香世家,知道这些并不出奇,曾外祖母不紧不慢地向我走来,慢条斯理的说道。“哦,那这个黑褐色的东西没有了,这个蕨草会不会死掉啊?”那时的我第一次经历过人触目惊心的生离死别时,一时间还徘徊在生离死别的漩涡中。这也是我童年一道不可磨灭的阴影。“这个孢子是单细胞,没了孢子就等于父母没了孩子。千万不要弄它啊!”一向从容不迫的曾外祖母居然有些着急了,这也难怪。小时候的我胆大包天什么都敢做,比如:打那些欺负女孩子的男生,天天整他们,闹得鸡犬不宁的。为了这些事我就在我们小区“出了名”,成了那些男生一见到就胆战心惊的一个年仅七岁的女孩。如果我是个男生,可真的要无法无天了。

“曾外祖母,我知道啦!我们一起回家吧!”我和曾外祖母大手拉小手,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火红的夕阳亲吻着大地的脸庞,偶尔有阵阵秋风吹过。成群大雁从我和曾外祖母的头上飞过,这时我想起了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我大概也理解到了这其中的寓意吧!

走着走着,曾外祖母突然感叹道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便回答道:“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孩子,你开始懂事了!我便不再说了!”真希望时间就这样停下来。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便和曾外祖母一起在欢笑中回了家。

现在一看到蕨草便想起了死去的曾外祖母,这难道不是睹物思人,奈何物是人非吗?

【篇二:在乎】

那座斑驳的老房子,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老屋的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在遥远的记忆深处,是曾外祖母,最先坐在老屋的门口。一把旧蒲扇,一张老藤椅,伴着她染霜的鬓发,静静地坐着。她的神情举止早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她喜欢摇着蒲扇,看着庭院中枝繁叶茂的橘子树。蒲扇摇得久了,摇得累了,她便喊我给她捶背。记得儿时的我,总是笨拙地爬上低矮的小板凳,勉强地够上她的肩,用小手轻捶着她瘦弱的肩。即使我的力气小到不会给她带去丝毫的舒适,但她的嘴角却永远含着一丝安详的笑,安详得可以一整个下午就这么坐在老屋的门口。看屋外风起风落,云卷云舒。我怀疑她的一生都是这么过的。这一切,也许只是因为在乎,在乎旧蒲扇老藤椅,在乎满院的橘子树,在乎这座斑驳的老屋。

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间,曾外祖母变没了。老屋的门在风中吱呀吱呀地摇曳,但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

老房子刷了新漆,让人眼前一亮,却掩不住骨子里的斑驳。

后来,守着老屋大门的人变成了外婆,但她从不坐在门口,只是倚在门后,透过那扇窄窄的门,凝望屋外那一方小小的天地。我时常搬一张板凳在门口写作业,一来写累了可以名正言顺地偷个懒,二来能陪陪外婆。偶尔有几个婆婆来找外婆。她们在堂中说说儿女,谈谈谁先入土的事,一切平常的像是在唠家常。入了夜,外婆忙碌的身影变得安闲。一钩弦月静静地挂在夜空里,虽不完美,却很晶莹,像眉黛般弯弯一抹,钩住了几颗残星。月光穿过屋门,柔柔地笼罩着那个安闲的身影,无声无息。时而,她和外公拌个嘴。等到月明星稀的时候,在门后埋怨,嗔怪曾外祖母为何就这么丢下她。她对老屋的在乎,真实、充满了啰里八嗦。即便如此,我仍旧知道,她的在乎不比任何人少。那方屋外的小小天地,那抹弯弯弦月,那座斑驳的老屋,无一不是她在乎的。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在乎的事,在乎的人。

我站在老屋的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篇三:第一次学会珍惜】

那个身影停留在我的幼儿回忆中,沧桑的脸上挂着微笑,平静地看着我,显得十分温柔……

那个身影消失在我八岁的一个初夏,那时的我还是蛮横无理的小丫头,而她却是患有痴呆症的老人。父母唯其疾之忧,而我却相反。

炎炎夏日给我带来一股烦闷感,蝉在树上无精打采的鸣叫几声,风带来一阵阵热浪,再加上一旁那个令人厌烦的声音一直问七问八,我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地冲着声源吼道:“不能吃!那些袋子不能吃!烦死人了……”床上的老妇摆弄着手中的袋子,像看什么新奇的东西,“原来不能吃啊。”皱巴的嘴唇上下扇动着,小声嘀咕。一头银丝用块布盘起,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一脸和蔼,似乎没有听见我刚刚的吼叫,继续摆弄手中的袋子。老年痴呆的曾外祖母真烦,浑身一股臭味,每天问东问西的,烦死了!

我对曾外祖母的怨言在饭桌也不间断。曾外祖母用勺子喝粥时,两鬓的银丝垂在粥里,也依然毫不在意地继续喝着,时不时会有粥水从嘴角流出,真令我作呕,让我毫无食欲。于是每天,我都早早地扒饭,狼吞虎咽的,早早地回房,深怕与曾外祖母同桌。

一天的清晨,这份怨言断了……

客厅中挤满了亲戚,白花花的纸满地都是,他们围着一张小床,空气中不时响起啼哭声。我好奇地挤开人群,映入眼帘的则是曾外祖母平躺在小床上的样子:脸上挂着一如既往的微笑,一脸和蔼。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曾外祖母一动也不动,就只是躺在床上,眼皮不再抬一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死”这一字的概念。

两年过后,我在整理房间时无意翻到一本相册。泛黄的纸页上贴着曾外祖母的照片,那时的她岁月静好,依然是那副和蔼的笑,而她怀中躺着一个女婴。我的泪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泣不成声,那个女婴,我知道是谁……

我走向少年,一切人事都跟着我走过幼年,唯独曾外祖母。她永远停留在我模糊的幼时记忆中,笑着望着我一步步走向少年,成长着,而她一人,只孤独地待在原地,慢慢在光辉中消失。我其实很想对她大喊:“和我一起走吧!”她好像没听见,依然待在原地,笑着……

从这事过后,我变得更懂事了,学会了珍惜,可曾外祖母已经走了,只在回忆中停留……

热门推荐
1鸭子的启示
2碎片化
3温暖的背影
4胆小如鼠
5别怕
6阅读伴我成长
7我眼中的秋天
8我的数学老师
9改写《送元二使安西》
10和平中国我的梦
11有趣的亲子活动
12我想对妈妈说……
13雪中的情
14爸爸,您听我说
15海之美
16我的妈妈作文
17家宴
18游茶马古道
19霸道同桌
20读《刘胡兰传》有感
21重返母校
22最动听的声音
23时间的痕迹
24还书小学
25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高铁
26愿为窗帘
27讨厌的公鸡
28味道
29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三年级作文
30第一次骑马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