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氤氲书香,携梦成长】
轻嗅那叠书卷之浓郁的墨香味,轻触那刀纸张之泛黄的深斫痕,我于梦之路途采撷芬芳,留于心底珍藏。
——题记
自幼开始,我便在家人的熏陶下,与书为伴。文学的种子在心底滋生,梦想的光晕也在心头荡漾。
母亲别无他好,平生最爱读书,常见她在树下、枕边专心阅读的模样,等身的收藏更加吸引着我,不是他人看来的故作文艺,而是阅读之时油然而生的乐趣,久久无法消散。
少年时,最爱品小说,行于主人公坎坷的心路上,与他感同身受那份悲欢喜乐、人之常情。五年级时,热衷于“红学”,废寝忘食地捧着本《红楼梦》,如醉如痴。母亲在青年时也极爱这部著作,她为体弱娇小的林妹妹心生怜悯,为这段令人叹慨的姻缘簌簌落泪。各个人物形象,仿若都真实存在于她的世界,她也常吱唔其中的经典语句,好似过目不忘地将己身融入书中。
当时,学业压力并不大,终于我花了一周时间翻完整本。可心中却好似有什么没能着地,空落落地搁着。母亲万般惊讶,问我有什么想法,我竟一时愣地吐不出半字。
毕业后的那段日子,我最大的消遣便是那本红楼。两个月后,我细细读、细细嚼,终于又品完这本著作,注视着这本心爱之物,仿若有一股飘自清朝的古香,氤氲而冗长,我仿若踏进贾府,鲜活的人物在我眼前走荡……原来,将书翻完不叫读完,而能将书由薄翻厚,才叫真正的阅读。
我学着母亲的样子,认真体会和品位每一本书,像在细心雕琢梦想的花蕾,像在漫漫人生长路中感人之常情,悟情之真谛。
品书如品人生,并不是快速而碌碌无为地走完一生,而是在一个微妙的岔口驻足,多思多想,慢慢走完独具价值的人生!
书香在上空氤氲,梦想在不远处的彼岸,文学之光照亮的灯塔,伴我我青涩的人生开端,行走着、成长着……
【篇二:就这样幸福地长大】
青涩的年华,青涩的我,正在幸福地长大!
“哇—哇—”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的幸福也紧紧依附上了我,青涩的我,青涩的心灵,开始长大。
首先是身体上的成长,由豆芽长成了窈窕少女;其次是头脑上的成长,由半字不识一个到出口便能成章;最后便是心灵上的成长,由天真烂漫变成沉着冷静。这一些都是幸福的成长,谁又能说身体的健康、头脑的聪慧和心灵的充实不是幸福呢?
每次一回到家,等待我的便是可口的饭菜、母亲的关怀、父亲的幽默、弟弟的调皮。在饭桌上,有爸妈的微笑和装满好菜的饭碗,而在饭后,一家人聊聊家常,看看电视,下下围棋,好不和睦。这个幸福虽然简单,但毕竟“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生活在其中”嘛。
在学校里,上课所获得知识,下课所获得快乐,不也是一种幸福吗?你看,上课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举手氛围,还有不时的“电光火流”都让我们在竞争中进步。而下课时相互讨教,嬉戏玩耍,无不在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友谊的升温,亲情的温馨,无不体现了生活中点滴幸福。而在幸福之中,我领悟了亲情与友谊的可贵,当然,还有知识的增长,这些都在彰显我的长大。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幸福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红尘有爱,人间有情,“幸福”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情感心心相印,与成长环环相扣,可大可小,可实可虚,可叙可议。
我所有的幸福,就如张晓煜先生所说的:“精神的充足,心灵的宁静,灵魂的坦荡,其次才是物质生活的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