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蛙声】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已经十分发达。马路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叭叭直响。喧闹的大街上,商店两旁的音响不断的发出“快来买呀,快来买呀……”美丽的学校中,浓浓的学习氛围包围了整个学校。同学们传出一阵阵读书声……但蛙声却越来越少了。
在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回到老家,老家风景可好了,有竹子流水农田。我喜欢独自一人走在田野上。倾听着农田中传出的一阵阵清脆悦耳的蛙声。那蛙声使我疲劳的神经得以放松,我感到心旷神怡,在老家听不到蝉的鸣叫,如果有蝉才能显示出青蛙叫声的美。而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回到城市中听到不停的警笛声中还会伴随着蛙声。给原本不好的城市增添了一份美好。
今年暑假我又回到了老家,老家风景依旧,我却不觉得它美。老家的花中四君子竹,怎么也勾不起我的喜爱。我十分的忧郁,朋友见了自然就扮成动物的叫声来逗我笑,它学狗学猫学青蛙叫,我被它学的蛙声所震惊。我明白了老家缺少的是那天籁之音蛙声。我虽然明白缺少的是什么,但我却没有办法来改变事实,我想看到青蛙的踪影。听到青蛙的叫声,就告诉了爸爸,本以为十分艰巨的任务,去被爸爸爽快的答应了。
爸爸把我带到集市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因为眼前的一幕让我惊讶,大大小小的网笼里面有几百只青蛙,爸爸给我买了十几只青蛙。我听着他们的声音,那不是天籁之音而是惨痛的哀号。我心软了,双手抱起小青蛙放他们走。他们走后,我听到了几声天籁之音,虽然很少但对我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爸爸回来后,我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他没骂我只是说青蛙的命运是悲惨的,你只能救几只,但世界上却有许多这样的青蛙。我却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是我这样想。相信不会再有这样悲惨的青蛙了。
人类,醒醒吧!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青蛙在呼喊,地球在召唤。请不要将手伸向青蛙,他们这天籁之音正为我们人类而付出。大自然需要我们的爱护,青蛙就是使者,请你们让使者之声长存,天籁之音得以永恒。我希望重新听到蛙声。(指导老师:夏卫红)
【篇二:君子竹】
竹,花之君子者也。
当你走在繁荣华丽的大街上时,路边只有被装饰的无比美艳的香樟,却从不发现竹子的身影。而当你寻访深山远林时,你会发现它们竟长得如此葱郁。
古时候,有理想有抱负的隐居者通常会在简陋的房屋周围种上几杆冲天的翠竹,每当打开那扇深红色的门扉时,便会看见竹在岑寂的深山中显得如此的与众不同,因为当与竹同居时,就觉得有位君子时刻规范着自己,警醒着自己。
竹,如君子,挺拔不屈。古有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虽说只有细细的杆,杆上还有茂盛的枝叶,但它的根却深深地扎在土地里。虽说生长在野外的竹没有专门的保护,整天风吹雨打,在最自然的环境中最自然地生长,但它没有倒下,反倒是越来越青葱了,我想正是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竹才能如此的挺拔和不屈!君子亦是如此,在腐败和黑暗中能够顽强地抵抗,不屈服于原本的命运,为迷失的人们发出希望的光芒。
竹,如君子,高风亮节。竹,深山中有属于它的一片蓝天,一片土地。它不如牡丹的雍容华贵;不如荷花的清香怡人;亦不如迎春的小巧精致。但它有它独特的风韵,它远离红尘紫陌,淡泊名利,就如孟浩然笔下的“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在浮华的人世间,有太多的诱惑,可是竹它却隐于深山,安逸平静,就如君子,即使社会被污染的多么不堪,在他们的心中仍有一方净土,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青青翠竹,离红尘很近,当你远离,它依旧生长在苔藓阑珊的角落;离红尘很远,当你走近,它已消失在如流的人群中。新雨明净,洗去岁月的尘埃,微风拂水,荡涤人生的苍茫。不变的是竹如君子般清瘦风流的神韵和摄人心魂的风骨。
竹是君子,君子亦是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