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霍达的作文

【篇一:小乔,永不失约】

小乔?没错,是小乔。

透过那个布满灰色的个人资料,轻轻地昂起头:妈呀,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和小乔已经是两百余天的好友了;尽管如此,和小乔依旧未曾谋面过,小乔的庐山真面目我还真的没有见过。只能透过相片,在心中、脑海中勾勒着一个“大哥哥”的完美形象。

也许这篇文章,依照我的性格,我早就写完了;可是,我对你嘴中的“矫揉造作”四个字产生莫名的恐惧感。要的就是水到而渠成,我明白灵感它会来,所以我等。

小乔总说:“哈哈,没见过面,就说你不了解我吧!”是的,两百天,或许不可以了解一个人,可是从理性上讲:我的感觉之中,小乔不仅仅扮演着我学哥的身份,和其他人不同,他更是我生活上的导师、文学上的依赖。

记得今年博客征文的主题是“快乐过春节,文明伴我行。”当我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像是铺了一层面粉,一片空白。绞尽脑汁,依旧想不出什么写作思路,而要的是一种创新;一种让读者看后为之点赞的新颖反应。接连想了好几天,就我的智商,这样下去可怎么行呢?无奈之下,只好找小乔求助了。

轻轻点开那个熟悉的对话框,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敲打着……

“小乔,我得和你探讨一下。本次博客征文的主题是“快乐过春节,文明伴我行。”所谓文明,很直接的呼吁,我总感觉很老套、很俗……我想要换一种非常新颖的方式去写、去体现,可是我又想不出用什么方式;我该咋办?给我出出主意呗。”

由于小乔在学校,大于一个小时之后便回复了:“可以用片段式,就是几个故事堆叠。可以搜几个公益视频,然后把视频的内容写成文章。”

就这样,小乔为我引出了写作思路;很快,这篇参赛作文就搞定了。

前几天,在辅导班受了委屈。我把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借给一个像我一个喜欢写作文的初二学妹,旁边的同学不仅对这本书的题目指指点点,也对霍达指指点点;又说各种讽刺意味很深的话语,如在打我的脸一样。我便在心中燃起了“仇恨”的火苗,可这种情绪很快就被我遏制住了:回家后写作文记录这件事。

下午回家,当我记录完这件事的时候,感觉心里还不是个滋味:万一,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该如何是好?还是找小乔说说去吧。

小乔则告诉我说:“这都是小事,中学时代,价值观还在形成中,也不必批评别人太多。”

当我谈及中国的作家以及作家这个职业的时候,小乔则告诉我:“中国当代能称上作家的不到二十个人,写这东西的大多是混饭吃,搞商业化。明确的志向的确立并不是越早越好的,困顿以后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小乔的话是很在理的,毕竟他是过来人嘛。听小乔说了这么多,我的心以及郁闷的心情便豁然开朗了,心中的疙瘩解开了。神马都是浮云,唯有读书和写作是让灵魂以及心理放松的方式。

小乔的身上总带着一股正能量,每每我提及大学之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时,小乔总说:“我还没想好呢!”是啊,明确的志向的确立并不是越早越好的,困顿以后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昨日的尾端一样,“奇迹,是靠双手创造的”。作为二月花人,不管哪一季,我和你永不失约。

永不失约!小乔,我看到了,我也答应了!

【篇二: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家族六十年的盛衰兴亡,三代人的命运沉浮。而最终,这个家族也演变成了悲剧。在书中,霍达将回族人对玉的那种痴迷,对宗教的信仰,对人生真谛的追求,描写的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如:新月死后的凄惨,家里人的泣不成声,楚雁潮的独守墓地,以及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结局时的凄婉与无限悲哀,都无一不在扣动着我的心弦……

书中的女主人公韩新月让人心驰神往,她的确是如一轮新月一般,清新脱俗,纯真善良,而又敢于冲破家族观念追逐自己的理想。她是美的,是新颖的,却又是可怜的。在北大上学的岁月,一切莫不静好。画舫平临蘋岸阔,飞楼俯仰柳阴多。央镜光澄风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她青春,她优秀,她出众。她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爸爸,妈妈,哥哥,姑妈,都是她亲密的家人;她有一个可以诉说一切的知己,一段真挚的友情;她还有一个懂她的恋人,楚雁潮。一切的一切对于她这样年龄的少女来说,美得如梦如幻。

可惜命运不会永远眷顾她,美丽的花儿还未及绽放,便遭遇了倾盆灭顶之雨,年幼的新月被发现患有心脏病,整个家也跟着颓废,而给她致命的一击是,她爱了二十年的母亲却不是她的亲生母亲!且她的妈妈,一直不知去向……

在家族,宗教的巨大阻碍下,新月仍然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诗人艾青说:理想狡猾的像蝴蝶。但它却会一直存在于你的生命中,直到你的呼吸停止。理想,是灵魂的伴侣,是人的一种至高境界。就像书中所描述的一般,它就是超越了生命,并居于生命之上的。而它,难就难在,你可以拥有它,却不可以接触它。无论是逆水行舟还是淋着暴雨奔跑,困难,永远都不能成为你放弃它的理由,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紧拳头,继续向前冲!高中三年,漫长而短暂,我的理想就像前行路上的一道光,不惧风雨,始终为我指清方向。而我,亦如奔跑中的新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穆斯林的葬礼》就是这样一本书,在冷静叙述故事的字里行间,给我们震撼人心的力量。它是一个穆斯林家族的生活轨迹,是一本艺术,是回族人的骄傲。读它,是徜徉在一条穆斯林的长河,是一个艺术享受的过程,是一个灵魂升华的过程。

霍达曾这样描写自己的写作状态: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曾费尽心力塑造的主人公,看似陌生新颖,其实谁身边没有一个“她”呢?有时甚至自己就是她吧!人生在世,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那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毕竟经历了对自己心灵冶炼的过程,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更何况她还活出了自我的状态,真我的追求。人就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啊!

人生匆匆,若能读懂一本书,读懂一个故事,读懂一个人,那也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吧!走进她吧,走进《穆斯林的葬礼》,你会发现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然后你会坚定的告诉我,不负此行!

热门推荐
1田径运动会
2生活需要“梅花香”
3美丽人生观后感
4奔跑的感觉真好
5植树看图写话
6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7月饼漫游记
8我家的鱼
9坐观山景
10共享时代,方便你我他
11自由无价
12我们班的跑步健将
13绿色生态环境
14十年后的家乡
15边走边看
16我从标示牌中学到了语文
17最珍贵的财富
18暑假结束了作文
19我最爱的秋天
20秋天的菊花
21一场电影
22不一样的感触
23我收获了快乐
24爱的“绑架”
25迎战痛苦
26乡村之行
27幸福
28奇妙的大自然
29上海外滩
30我愿陪在你身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