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惠及的作文

【篇一:游侠的自辩】

看那海滩上堆积沙堡的孩子,脸上的兴致勃勃任谁也无法掩盖。当海浪冲上岸边,沙堡便随之坍塌。孩子却不会厌倦,而是待退潮后,重新开始堆造一座更坚固,更宏伟的沙堡,乐此不疲。

旁观者看来或许觉得无聊,沙堡是孩子来过海滩的唯一证据,偏偏又无法长久保存。可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在翻来覆去摆弄沙子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多少乐趣。

人类也如同这样的孩子一样,一个个王朝的不断交替,没有一个不曾兴盛,最后却都被滚滚洪流淹没,淫灭,不留一点痕迹。历代文人墨客总是专注于沙堡本身,少有人能够体会孩子的兴奋劲。

在这些少数人其中,司马迁怕是最为坦诚率真的一个。在那个天下一统,皇权集中的汉朝,他这种性格便显得尤为格格不入,甚至说的上的突兀。或许只有在百家争鸣时期,司马迁的桀骜不驯才可以得到理解。

而《史记》,一部如同作者一样率真的作品一经出世,无论在哪个时代的人看来都惊为天人,具有“以史为鉴”的作用。对我来说,这本书给我也带来了不少感触,但由于篇幅不足,笔力不佳,无法将想法一一描绘出来,在这里只好截取一篇《游侠列传》进行评说。

(一)

《游侠列传》,主要议论被叫做“游侠”的这类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大概是现代人对于游侠仅存的一点印象。但在原文中,司马迁还对游侠给出了更多的补充:“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

原句口出庄子。庄子,同样是简单的一个人,他的想法很明了:王侯以仁义治国,可当心怀鬼胎的人意图谋反时,反而会利用王侯的仁义,用以建造自己新的统治。因此,王侯不如直接舍弃仁义,让窃国者盗无可盗,无机可乘。

庄子之言天马行空,虚无缥缈。司马迁紧接着的一句“非虚言也”却化虚为实,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

原本庄子眼中肮脏可憎的事情,在司马迁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

司马迁的观点也很简单:窃钩者为何要诛?因为窃钩的行为只能让他自己受惠。窃国者为何可以称王?因为在窃国的过程中,难免为了争取百姓,官宦的支持,而采取种种手段惠及众人。

惠,即仁义。

譬如有刀,武夫挥之,无往不利,稚儿挥之,伤及自身。仁义,于天下就是这样一把利器。匹夫行之,惠及个人;诸侯行之,惠及乡里;天子行之,泽被苍生。

在原文中,司马迁也对于这样的“仁义”举了两个例子:周武王灭殷,伯夷叔齐认为他是篡位,于是坚守气节,饿死在首阳山,文武百官却没有因此贬低周武王,因为死去的仅仅是伯夷叔齐两人,但受惠的却是天下苍生;跖是残暴的大盗,做恶无数,却仍然能受到党徒的爱戴,也是因为“受惠”二字。

而游侠,虽然“以武犯禁”,但是不像地方豪强只能惠及个人和朋党,而是能够做到惠及众人,甚至是不相识的人。我们希望有这样的游侠存在,但同时怕是也不想做游侠吧?

然而坦诚如司马迁,当然不会相信真的存在只惠人却别无所求的好人。原文中也有写到:“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厚施济人,游侠得名,“名”就是游侠得到的好处。

历代帝王怕是没有喜欢游侠的,反而对这类人进行严惩。可总是有人为了“名”,而对游侠趋之若与。那么名到底有什么好处,能吸引那么多人,甚至愿意为名牺牲性命呢?

关于“名”的好处,并非是一句话可以说尽的。姑且先简述一句,当皇上想杀当时最有名气的游侠郭解时,大臣对他说了这样的话:“解布衣为任侠行权”。布衣是平民,行权是帝王之术。明明是一届平民,却偏要借助“名”来行帝王之术,当然惹得帝王憎恨。

“布衣行权”,这就是名的好处,也是名的罪过。

(二)

托尔金所著小说《魔戒》中,有一位叫做阿拉贡的国王。他勇敢,智慧,坚忍,有担当,愿意背负祖先的罪名,用自己的牺牲和苦行来偿罪。可他最后恢复王位最重要的资本却不是这些,而是体内远古的王族血统,pureblood。

在英美影视中,pureblood的力量不必多说,几乎可以与hope,will,love等匹敌。托尔金的英国式思维在《魔戒》的世界观中便得到了充分体现。血统决定了强弱之别,历经千万的沧海桑田,血统仍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精灵仍然高贵,虚置的王座仍然等待着带有王族血统人类的降临,半兽人的肮脏则是从一落地就注定了的……

在中国,虽然同样重视血统,但是把血统的作用抬到那么高,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是难以理解。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王朝永不覆灭,可没有一个人的愿望是实现的。血统从未带来那么大的影响。汉朝的建立者刘邦从前不过是底层小吏,唐朝的李氏或许带有半胡人的血统,明朝朱元璋是半路出家的和尚,至于清朝的建立者干脆都不是汉人。

显而易见的,名在中国的地位要远高于血统。把二十四史连在一起,几乎每一篇中都有对于人物的褒贬。名不只是名声那么简单,它用简单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个人,背后却隐藏着更多的深意。

游侠有名,因此能附众。他们为民发声,重情重义,却希望天下越乱越好,乱了就没了规矩,人们不安便另求依托。此时,谁有大名有大义,反而能得大利。细想来,现在难道没有这样的人吗?如今的公知和网络学者,莫不如此。

一个国家非得有成千上万热爱足球并且会用脚踢球的人,才能出一两个足球好手;非得有无数爱写诗,会写诗的诗人,才能出几个名垂千史的大诗人;同理,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和更多未成功的平民皇帝,他们也应有一个广大的基础。

他们的基础就是游侠。

游侠,是布衣之中的王者;王者,是恰逢其时的游侠。

司马迁在这篇《游侠列传》中想要表达的,恐怕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篇二:各有绝活】

各彰所能显其风采

力大者可举杠铃,力小者可在杠铃上自由舞动。二者利用自身优势尽显其风采。试想,若不是诸葛孔明显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足智,又哪来蜀国也立于三足鼎立之间?若不是今之工程师林鸣显其工程指导能力,又哪来震彻世界的港珠澳壮举?人人皆有缺陷,而真正能使一人、一国展示风采的是其所拥有的闪光点,如何放大光采才是关键。

一人风采鼎天立地。吾泱泱中华有一人愿为核事业贡献毕生精力,有一人不辞辛苦、隐姓埋名于罗布泊二十余年——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为中国核导弹曾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发挥其在国外所学先进技术,投入中国的科学事业,也有许多科学家掌握知识后急功近利,没有投入科学研究,未能将其毕生所学发挥最大作用,而碌碌无为一生。由此观之,吾辈青年当努力学习,在学校中展示学生风貌,在家中尽子女应尽的责任。各岗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发挥大国工匠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显示知识、能力的风采。

一国风采立于民族之林。忆往昔,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万国衣冠会长安的升腾景象,展示中国古代物产丰富、热情友好;望今朝,“一带一路”仍在彰显中国优势,有人质疑中国的创新,那中国便主动发挥其人力、物力优势,成为联合国成员中实施援助最多的国家。阿里巴巴发挥其互联网优势,推出共享系列,推动中国“走出去”,从马尔代夫跨海大桥到蒙巴铁路,中国的资金与技术不断显扬,从古代先贤孔子思想流传到如今扩展到世界各国,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精华彰显大国智慧。一国若将优势展现,方可惠及人民,可惠其经济发展,惠及世界发展。

当每一个人尽显优势、扬长避短时,他的优点便是他自己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当一个国家尽显优势时,它的优点便是其经济发展的引擎。彰显优势,是大力士的事,也是单杠表演者的事,以其优势获胜,才是真正的个人风采的展现,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

各彰所能,显其风采,可成一人,可就一国。

热门推荐
1同学生气了
2制作润唇膏
3愉快的赏花之旅
4文具盒里的对话
5我最得意的一句话
6差别
7爸爸,我想对你说
8小白兔
9我喜欢打乒乓球
10责任在心,争做担当少年
11品位书香,迎奥运作文
12守住心中的希望
13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
14忘不了那处沿途风景
15末来的学校
16写坐过山车的作文
17遇见
18第一次诵读比赛
19语文作文优秀
20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碎片化的生活之美
22奶奶,您听我说
23我爱我的家乡——十堰
24一分钟有多长
25我爱画画
26生态之我见
27生活中的坚强
28敢于面对现实
29有意义的六一
30姿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