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官袍的作文

【篇一:倾听内心的声音】

张爱玲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面对崎岖蜿蜒的人生之路,有的人捱不过忙忙碌碌的旧梦与流年,选择在嘈杂的声音里自甘沉沦,胡乱拨弄完平庸的一生;而有的人,却勇敢地遵从灵魂来自远方的召唤,在岁月的长河间逆流而上,演奏出一曲曲惊艳时光的悦耳琴音。

若你以一双慧眼,细细浏览熠熠生辉的名人录,无不发现:凡留迹于世间者,皆向我们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只有倾听内心的声音,才会行至自己生命的圣地。

当文人墨客为诺贝尔奖挤破了头时,梭罗静静的来到了瓦尔登湖边,描绘出文学史上那片永久的寂静之湖;当无数旅人都争先向风景名胜出发时,三毛来到沙漠,书写出一篇篇旷世之作;当周围的人忙着俯身捡拾满地的六便士时,毛姆笔下的斯德克里兰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他们无不以信念为舵,以明志为帆,航行出一段灵魂相撞的旅程,在历史的长河间灼灼其华。

倾听内心的声音,也意味着不被他人的诽谤所左右。施瓦辛格自小瘦弱多病,却一直深藏着当选美国总统的梦想。从健美达人到美国州长,再到好莱坞无冕之王,纵使最后距总统席位只差一步之遥,但是,这段一路逆袭到底的人生,终究是凝聚成天籁般的绝唱,在每颗年轻的心中久久回响。虽然遭受太多冷嘲热讽,但他从未让外界的杂音扰乱内心的信念,而是初心未改,一往直前,才从荧幕中的硬汉形象里脱离出来,披上了加州州长的“官袍”。

有人追寻自己生命的圣地,所以苦苦寻觅;有人拥有舒适的安乐窝,所以放弃努力!有多少人习惯了让梦想无助流浪,让精神一贫如洗。但是,当身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的世间,你是否会扪心自问: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在梦想沸腾时浇上一桶现实的冷水冷静一下?是遵循世俗的声音去成为一个又一个复制品?还是坚定地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去浪漫的活着、去美丽的活着,因为爱与信仰?在我看来,如果物质的高楼大厦一定要建立在脆弱的精神基础上,那我宁愿在柳梢檐角,追寻生命深处的琴音---那心弦上的一曲归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那生命的圣地爱得深沉。倾听内心的声音,向着清晨六点的太阳奔跑,纵使前路漫漫,纵使风雨兼程,但最终定能够抵达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桃花十里的天堂。

【篇二:痴迷】

夸父痴迷于太阳带来的光明,在永无止尽的追赶中忘记饥渴;飞蛾痴迷于火焰的光与热,奋不顾身跃向那跳动的火焰,在一团青灰中获得永生;博尔特痴迷于奔跑时风划过脸庞的奇妙,在一次次伤痛与失败的磨砺下,冲破速度的极限。痴迷是深深地迷恋于自己的信仰,醉心于梦想的甘醇。

他,痴迷于“仁”,于是即使乘坐破旧的木车,只有一群破落的弟子相随,也依然要将内心对“仁”的崇敬,呐喊与中华大地。他,痴迷于“仁”,于是不论严寒酷暑,漂泊他乡,也不知疲倦地周游列国,让思想的激情不断燃烧。他,痴迷于“仁”,于是笑看他人冷眼,笑对他人嘲讽与侮辱,将内心的坚贞于纯洁镌刻在每一条辘辘马车走过的痕迹上。扎根于心灵深处的“仁”让他留下无数横贯长虹的不朽诗篇,并让整个华夏民族皆为之景仰。

因为痴迷于矢志不渝的爱情,梁祝以死示志,即使命丧黄泉,也终双双化蝶,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因为痴迷于科学事业带来的巨大魅力,居里夫人潜心研究,历经种种困难,并将生命都奉献于此,两度诺贝尔于她只是过眼云烟,在奥秘的科学里探索到的一切,才是它欢喜的真正来源;因为痴迷于清幽的菊香,纵横交错的阡陌,陶渊明抖落沉重的官袍,在澄澈的自然寻觅心灵的净土,痴迷让他们收获爱情,探索科学,纯净心灵。

如果不是痴迷于奇幻无比的色彩,梵高那个善良而受苦的天使,用颜色来享乐的天才怎能单靠一支画笔在明与暗的世界里天马行空,畅游享受?如果不是痴迷于对国家的无上忠诚,文天祥怎能在异族软硬兼施下不为所动,他的身体里流淌的从来都是南宋忠臣的血液。留下的那颗丹心永远跳动于历史的长河中。

可是,痴迷并等于盲从,你也许会长久的不知疲倦地打着电脑游戏,你也许能一口气读完一本武侠小说,你也许会过于钟爱于某个名牌,并不注重实际,但请记住,那些绝不等于痴迷。痴迷者内心有一杆秤,它能平衡利与害,有一面明镜,辨别是非善恶,有一航向标,指明前进的方向。

痴迷,让我们拥有前进的无线激情,让我们历经磨难而不觉痛苦,让我们饱受冷眼而却能微笑面对。

痴迷于梦想,让我们的人生焕发出别样精彩!

【篇三:再游博物馆】

我已经去河北省博物馆参观多次了,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

一进门在西边的展厅,我和妈妈就看到了新开放的河北梆子展厅。河北梆子作为我省的代表剧种之一,传唱着乡音,演绎着乡韵,播撒着乡情。我认真阅读着展牌上的介绍,了解了河北梆子孕育,生成,兴起,繁荣,衰微,复兴的过程,尤其被一幅幅精彩的剧照所吸引。看!这个以红色为主,中间黑白分明的大花脸,他身穿红色官袍,脚穿绿色官靴,两肩、臀部凸起,虽然长得不好看,但让人感觉气势凌人、不怒自威,他就是人人称赞的钟馗——被称为镇宅真君,专除妖魔鬼怪的阎罗殿的判官。《钟馗嫁妹》《李慧娘》就是和他有关的剧目。戏剧之间是相通的,虽然我们在课本上已经学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但理解还不够深刻,我又细细地看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分类,还在演播室欣赏了一段《百合岭》,试着给戏曲伴奏,真是一个视觉听觉的盛宴!

诶,那边是干什么的?我跑过去一看,哇!免费试穿演出服装!我立马拿了一件粉色的戏服,飞快地套上。只穿袍子不行,还少一样东西——帽子!这时妈妈给我拿来了帽子,穿戴整齐,我对着镜子照来照去,怎么感觉着像一个书生呢?妈妈举着手机说:“来,摆几个Pose。”我伸出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指向斜上方,妈妈一边照一边说“有那么点样。”旁边管理服装的工作人员说:“还别说,挺像大才子唐伯虎的。”Oh,myGod!我穿成男子的衣服了。不过,女扮男装也不错,我又试穿了皇帝的服装,和扮作娘娘的一个女孩合了影,真是过足了戏瘾。

之后我们还去参观了曲阳石雕、和鸡年有关的民俗文化等等,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收获越来越大,心中的自豪感越来越强烈,河北博物馆,下一次我还会再来的!

【篇四:遇见屈原】

“喂,听说没?好像有个大官被流放到咱们这一带了。”“那得犯了多大的过错才会被流放到这儿啊。”闻言,我皱了皱眉,已不大想听二姊与四妹的下文。旧时,楚国掌权者楚怀王昏庸无道,听信谗言疏远屈原,甚至荒唐到为秦国许诺的“六百里”便同齐断交,后仍不知悔改。当今顷襄王更为无能,同其弟迫害忠良。长叹一声,我无奈地自那榻上坐起,出门去透透气。明明策马于荒原之上,我的心中却只有烦闷。

不自知的,似有仙灵指引,我竟来到了汨罗江。下马缓缓步上礁石,心中思绪万千。

“哎,君主无德,信奸佞斥忠良,我大楚将衰啊!”滚滚江水奔腾,飞溅的水花落在衣襟上,一浪又一浪拍打着我所立的礁石,似是感受到我那悲愤的情绪,竟也同我哀思起来。忽地,我听到了话语声。惊疑不定地张望片刻,只见一人竟坐于不远处的礁石之上,手提一小坛酒,不晓得在说什么。缓缓靠近,却见其衣衫不整发冠凌乱,透着股颓然之气,却难掩其凛然正气。约五六十岁,眸中却亮极。知晓我的存在,他也只是微微仰头看了看我们一人一马,便又往嘴里猛灌了口酒。却不料酒过于烈,竟被呛了一下,狼狈地咳嗽起来。这人虽落魄,却着一身官袍,且也不像个会喝酒之人。端详片刻,我问道:“……为何来江边喝酒作诗?这儿景色不好,又终年没什么阳光。”那老伯闻言,笑了。再看我的打扮,朗声道:“年轻人,看你打扮倒想是这一带最富人家的小公子吧?寻常公子哥又为何来这荒凉之地?反正绝不是为了赏花吧。”语闭,他缓缓起身,挺直了腰脊:“谁还不曾风流富贵过呢?只是国家存留之际,老夫却无能为力了啊!君主无德,斥尽忠良,留奸佞贪官于朝,大楚,将亡啊!悲哀,悲哀!”说完便提起酒坛子向远处走去。隐约还尚可听到他在吟诗,似是仍在感伤国家的命运。不过,明明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语调却是染上了几许悲凉愤慨之意。

次日。我步出房门,入眼的便又是二姊与四妹切切察察的姿态:“今日,我可听爹爹讲了,那被流放的便是屈原……”“啊?他不是忠臣么?怎的……”闻言,我大惊:那气度谈吐,莫非昨日那老伯……震惊之中,我冲出家门,向汨罗江奔去。到了城门,却见一片乌压压的军队正在入城。群众都惊慌失措,跑路的跑路,逃窜的逃窜,一片混乱之景。我慌了,心下想着出城的办法。咬一咬牙,我抢了一匹马,决定回宅自后面溜出去。家宅后门已上锁多年,它可以通向一条小路,小路一直蜿蜒至树林,此事还是我儿时贪玩发现的。

跌跌撞撞地奔至江边,我慌乱地张望,却见那熟悉的身影正立于礁石之上。“先生,屈原先生!”

那人闻声转过身,只见一身整齐官袍,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屈原笑了,没理会我,自顾自地念到:“国破了,匹夫又怎能苟活?”他又笑出了声,似是在对我说话,又像在自言自语:“一曲《离骚》诉尽臣心,没能护主平安,那老臣便同我大楚共存亡吧!”语闭,他在我惊乱的眼神之下,跳入了江中。

“老先生……”

这,便是我熟知的屈原。年少也曾轻狂,满骨忠良,从不苟活于世。思索着,探求着,从未与我深谈,却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他投江之时,我也曾迟疑要不要阻止他,但现在,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初心——以身殉国,同国家共存亡的决心!

那,更是一颗赤胆忠心。

【篇五:我读经典】

在经典的诗文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没有被遗忘。

他,不畏权贵,放荡不羁,正直不屈,逍遥自在,贵妃研磨,力士脱靴已是家喻户晓的事实了。曾一曲《吓蛮书》,吓得几万南满精兵屁滚尿流。

他,不畏强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为见证。

他,对朋友更是直抒胸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大唐王朝却屡屡碰壁,他不满意深宫之内的勾心斗角,他看不惯高力士那般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更见不得唐朝皇帝的昏庸不堪、只顾享乐的奢侈生活。

这黑暗的官场岂是他的容身之所,他狂傲的性格怎能受到这小小的宫墙的约束,

他挥袖去了,游山访水去了,或许只有置身于那美丽的自然之中才能抚平他心灵的创伤和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格,他就是令后代万世敬仰的伟大的诗人---李白。

他,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意与黑暗的官场有一丝瓜葛,宁愿辞官不做,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归园田居,也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也曾想过在官场之上一展宏图,希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冰冷的现实让他大失所望。于是,他脱下了官袍。吟诵着优美山水。从此以后,他以菊为伴,以花为友。整日无言的到跟在菊篱后旋转,开荒南野,守拙田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他归隐之后自得之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更加表达出它的价值观念。陶渊明他选择了归隐,他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故事被人们传诵,他的思想被广为传播,他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这两位圣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沧海的一粟,或许会被人们所忘记,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经典更不会辜负他们。

热门推荐
1描写柳树的作文
2民族团结一家亲
3有一种美,叫孤独
4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作文
5我梦想畅游华夏文化长廊
6停电
7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8责任的议论文
9我们的学习乐园
10包包子
11潺潺流水,触动了我的心灵
12忘不了母亲的眼泪
13不走寻常路
14这就是我
15冬米糖
16我的弟弟
17平凡的自豪
18军训的感受英语日记带翻译
19你,光彩依然
20安全副校长开学讲话稿
21我的家
22心怀感恩
23春天作文
24诗韵飘香
25冬天
26我懂得了坦然以对
27我家的小鱼
28我读懂了父亲
29我最敬佩的人
30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