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是幸福的港湾】
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家,是坚不可摧的后盾;家,是莘莘学子梦中的挂怀,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如果我们是小鸟,那么家就是一棵大树,给我们一个安身之所;如果我们伤痕累累,那么家就是一瓶药,为我们抚平伤痛。换句话来说,家就是一切事情的支柱,若没有了家,那一切就都是徒劳。家中,有爱,有关怀,充满了幸福,其实幸福并不需要太多的表达,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件芸芸小事,都可以感觉到无尽的爱与关怀。
星期六上午,因为姥姥即将到来,我和妈妈开始准备蒸黄玫瑰花馒头,这是妈妈在杭州新学的,今天露一手。
准备工作倒是很好办:熟南瓜适量,三斤面,九克发酵粉,本以为后面的事情会一帆风顺,却未料会发生许多困难。先是南瓜中的水太多,导致整盆面粘糊糊的,根本无法揉,好不容易揉好了之后,后续工作又让我们忙得焦头烂额。其实在和面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因为南瓜是带着皮蒸的,所以在和面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去把零碎的南瓜皮剥掉,导致最后我和妈妈牺牲了大把的时间去用手去揪!不过折腾半天,总算揉好了。
接下来就开始做了。我们先把南瓜面擀成一个个像饺子皮一般大小的面饼,从每一个面饼的中心开始向下用水划出一道水线,再把第二个面饼用水粘在第一个面饼上,顶部粘在中心,然后再拿起下一个,以此类推,直到摆到第七个为止,然后用筷子在这一排面饼的中间压出一条线,从底部卷起,顺着中间的压痕把面卷切成两个,黄玫瑰花馒头就做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桌子上的馒头越来越多,终于开始蒸了。大概过了二十分钟,一出锅,哇,香气四溢。我不顾馒头的烫手,抓起一个就吃,嗯,甜甜的,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馒头,因为,我吃到了幸福的味道。这就是家的幸福,虽然并不隆重,但是,只有吃的人才能感受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味道。
有一种东西坚不可摧,它的名字叫父亲;
有一种东西温柔无言,它的名字叫母亲。
父亲母亲加上我,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构成了一个美丽的family!
【篇二:我和妈妈学做花卷】
疫情期间,人们都待在家里,不能外出聚餐,不能外出游玩。为了让我们的饮食更丰富,妈妈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
一天中午,我写完作业,突然听到厨房里传来面包机和面的声音。我连忙跑到厨房,兴冲冲地问:“妈妈,您要给我们做面包吗?”妈妈神秘一笑,说:“不,今天妈妈要学着给你们做花卷。”啊,花卷,那么多花纹,做起来肯定特别费劲。一旦不小心,就会失败。“妈妈,您确定要做花卷吗?”我疑惑不解地问。“对呀,凡事都要尝试一下呀。”妈妈笑着回答。
好吧,妈妈也是第一次做,还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呢。我悄悄地站在旁边,见证那伟大的时刻。一切准备妥当,妈妈终于开始制作了。她先把和好的面擀成一张比较薄的面饼,再把食用油均匀地涂满面饼表面。接着妈妈把面饼卷了起来,刚才一张圆圆的大饼变成了一个卷起来的面卷。很熟练地,妈妈用刀把面卷切成像缩小版“驴打滚”一样的小段。
最重要的一步来了,妈妈把两个小“驴打滚”竖着摞在一起,然后拿着一根筷子在上边使劲一亚,花卷的半成品就完成了。妈妈做得如此顺利,根本不想第一次做呀。我正要夸奖妈妈的技术,突然妈妈停下手上的动作,犯愁了,嘴里嘟囔着:“后边怎么做来着,我给忘记你了。”“没事,妈妈,咱们上网查一下。”说着,我们连忙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对于网上的教程,我看得很明白。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来试一试吧。”妈妈半信半疑地看着我,“恩,妈妈,我来试试。”趁着妈妈还不确定的时候,我已经洗完手,准备下手了。在妈妈的基础上,我把花卷的两个边从下边捏紧。一个漂亮的小花卷就完成了。看着成型的画卷,妈妈连连夸赞。
白白胖胖的花卷做好了,接下来就该放入蒸屉蒸熟啦!当然,最激动人心的还是看它们出锅的样子。打开锅盖,一股热气冒出来,一个又白又胖的大花卷就露出来了,吃着软软甜甜的画卷,真是太开心了。
【篇三:幸福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盼呀盼,随着春节童谣的腊月倒计时,终于盼到农历腊月三十。
这一天不仅是除夕,还是我的生日呢!妈妈说要到酒店给我庆祝生日,因此我格外高兴。
走在大街上,只见红红火火的灯笼挂上了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吉祥的对联,到处都喜气洋洋的。到了酒店,好多亲戚朋友都来了,大家见面分外亲热,孩子们的笑声,大人们的说话声,杂乱的脚步声奏成了一首杂乱而又不失欢乐的歌。
吃完美味的生日蛋糕后,一阵香味传过来,原来是一道道美味的菜已经陆陆续续地端上来了。
看!老北京烤鸭卷,旁边放着面卷,葱和调料。闻一闻那烤鸭片的香气,恨不得把它全吃光。看那微辣牛肉片,让人垂涎欲滴。再把目光转移到蔬菜沙拉上,好几种蔬菜混在一起,配上沙拉酱,美味极了,真想马上开饭。
吃完了丰盛的大餐,回到家里,忙忙碌碌的半天过去了。我们很早便吃了晚饭,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过了一小会儿,中央电视台的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一首首歌曲悦耳动听,一个个小品在深刻的道理中让人们哈哈大笑,武功《少林寺》又让人们胆战心惊。在深圳分会场,朗朗和几百名弹钢琴的人一起弹了《朋友》这首曲子,让我们感到气势磅礴。刘谦的魔术《魔壶》让我们感到神奇,而让我最记忆深刻的则是《占位子》,因为弄到了最后竟然是走错了班,让人哈哈大笑……
夜深了,但没有一个人打哈欠,也没有一个人有睡意,在灯光的照耀下,夜亮如白昼,星星仍在闪烁着。马上就要十二点了,我们突然认真起来。“5,4,3,2,1过年好!”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年到了,大家欢呼起来,互相拜年。
此时,难道有比这个更能让人欢呼的事情吗?
【篇四: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400字】
弟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馋猫。我敢肯定没有人比他更能吃了,因为他有一个皮球一样的肚子。他吃饭的时候,可是洋相百出。
此刻他正拿着一个勺子开始跟面“战斗”了。只见他全副武装,手里拿了一个勺子。我就跟他说:“吃面,不能拿勺子,要拿叉子,不然挖不起来。”可他就是不听,非要拿勺子。他用勺子一挖,面就掉碗里了,气得他瞪大双目,眉头紧皱,紧握双拳,手臂都弯成了一个L字母,气冲冲地对着面大声喊:“调皮的面,等着,我一定要吃掉你。”我不禁笑出了声:“面又不是人,他怎么会听见你说话呀。”
我又一次劝弟弟:“还是换成叉子吧!”可他是个牛脾气,说什么也不肯换。我看到他的脸涨的更红了,再次拿起勺子往面里面一抽,又使劲一挖,碗里的酱油都溅了他一脸,面也溅得满地都是。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弟弟一脸生气的表情看着我,过了大半天,我才忍住不笑了。
第二次“面条大战”以弟弟的失败而告终,不过他毫不气馁,来了个花样百出。他把面卷成一团往嘴里送,可出乎意料的是,面居然直接滚到了地上。我忍不住把嘴里的面笑喷了出来。
最后他终于老老实实的把勺子换成了叉子,开始享用他的美食了。只见他把半个脸低进碗里,仿佛嘴和面碗长到一起了似的。接着就是不断地“呼呼”声,有时还夹杂着一两个饱嗝。与其说是他在吃面,倒不如说是面碗在吃他。
看着他那胖嘟嘟的脸蛋,我又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