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再入乡村】
孩提时候,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住在奶奶的村庄里,那时候的我年纪虽小,但乡下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依然留在脑海中。今天,爸爸带我来到老家,重温旧日的记忆。
刚进村子,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迎面而来。我从石子路上望去,乡村的房子似乎那么凌乱,这一间,那一排,常见几间老的,又偶尔有些新造的,错落有致。
走上矮矮的小山坡,向下望去,一碧千里的稻田,随处可见缤纷的小野花,在微风姐姐的吹拂下,害羞地低下了脑袋。一阵凉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再往前走一些,就是放逐羊儿吃草的地方,那里遍布嫩嫩的青草,羊儿们争先恐后,头也不抬地吃着自己的草,偶尔发出“咩咩”的叫声,仿佛在称赞可口的美食。你若站在高处看,碧绿的锦缎上宛若绣了几朵洁白的小花,小羊们可不像它们的爸爸妈妈,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从这个山坡跑到另一个山坡,又从另一个山坡跑回到羊圈里……看着看着,让人萌发了想加入这个欢乐的团队的念头。
刚进奶奶家院子,就让我眼前焕然一新,与城市大不相同,门前栽了几株朴素的花,屋子侧面墙上挂着几根翠色欲滴的黄瓜,身姿优雅的丝瓜,远远望去,那简直是一幅别有风趣的装饰。屋子的另一侧,是爷爷前几年亲手搞的小菜地,南瓜懒洋洋地躺在地上,豆荚子也结出了一颗颗可爱的嫩豆子,联想起那种鲜美的味道,口水禁不住往外冒……
每到晚上,大家伙都把桌椅饭菜给搬到院子来,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小孩子们捧着饭碗,走东家串西家,这里吃一口,那里吃一筷,吃起饭特别香。吃完饭,大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谈谈家事,聊聊国事,说说天下事。夜深了,蟋蟀“唧唧”地唱着催眠曲,大家都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重游乡村,有了更新的感受。我爱乡村,爱那独特的乡村生活。
【篇二:月季飘香】
不知怎的,爷爷突然对种花入了迷。每当家里有人上街,总不忘嘱托,为他捎一包花种子回来。先是后屋的小坡,后是屋前的菜地,密密麻麻地出现了坑洞。每当汗珠子从爷爷的两颊淌下,他也有无数的希望静躺在那些坑洞里。
冬日过去,寒风给地面披上了白衣,田边的河渠几乎冻得干涸。爷爷洒过汗水的土地,也像他的手掌一般,越发干裂。他又扣上花农帽,重新松土,埋下种子,浇上水,在裂开的沟壑中流淌的水流把他破碎的希望又粘合在了一起。
“花啊,什么娇贵的宝贝,当豆荚子种种就可以了。”黄昏里,奶奶鼓励着爷爷。爷爷默然不言,转身进屋,出来时手上多了一袋农用化肥,袋子底下肥料已剩得不多。爷爷挺直了脊梁,帽檐下疲倦的双眼熠熠闪光。
第二天清晨,我睡梦中被窗外悉悉索索的声音吵醒了。透出窗口一看,奶奶准备撒到菜地里的肥料,正一点一点被爷爷撒到了“花圃”里。奶奶闻声而来,不禁抱怨起来:“了不得了,当宝贝养了!”爷爷头也没转,哼着小曲儿,把手里的最后一点肥料往地上一甩,拍了拍身上的灰。奶奶有点生气,又有些无奈,冲着爷爷的背影说了句:“唉,这老头子!”
我很奇怪,纵使千般阻挠也不能让他老人家改变种花的决心。待太奶奶剔着牙走过来,我想起来,好像家里就她老人家没有反对爷爷种花。我小声地试探:“太奶奶,你说爷爷为啥整天都在琢磨种花啊?”太奶奶一脸不在乎,她告诉我,爷爷从小时候起就很爱这些花花草草,三年级时还因为在学校花坛里挖坑被校长批评过。只是后来忙着生活,不得空侍弄花草了,现在终于卸了肩上的担子……
逢着奶奶上街买农药,我关上爷爷的房门,轻声拜托奶奶带支月季回来,要刚作含苞状的。奶奶在花农的车上找了半天,带回来的花正合我意。我瞒着爷爷把月季的枝茎深埋土里,在花苞上撒上点水,含着露珠的月季更鲜艳。
“爷爷,月季花开了!”
“嗯?来了来了!”
不可思议,这么突然的开花,爷爷竟没有一点怀疑。不过他一定会相信,这支月季是孙儿我对他大半辈子的牺牲一点微薄的回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