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父辈们的作文

【篇一:华丽蜕变】

“目”字形的六条河似数把剪刀,裁剪出了一个人口近千的小村。六条河在四季里点缀着小村,河水汤汤,沉淀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小村透着一片祥和。村里那棵老银杏树似向青天落笔,书写着小村六十三载美丽的蜕变。

六十三年前,小村在淮海战役的冲天炮火中,解放了出来。小村刚解放时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村子的荒滩占了全村三分之一,仅住着三十来户人家,村子最东头的人家和村子最西头的人家站在各自的家门口就可以拉家常。我的曾祖父在村子解放后第二年拖家带口一路困顿来到这个村子,全家人先是搭窝棚,再是夯泥墙、割茅草,搭茅屋。“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村子被编为“凤鸣大队”,曾祖父背着木箱给队里做木匠活经过荒滩时时常会看见拖着大粗尾巴的黄鼠狼、拖着彩色尾巴的野鸡经过。

六十年代时村里的人们日子过得还比较紧巴,这段日子被记录在父辈们传下来的的歌谣中,歌谣道:“三顿难见米,五妹穿着大哥衣,住在屋里侃天气,走亲戚走得只喘气……”贫苦,成了祖父辈们最深的记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已经限定了户口,村子的人口越来越多,公社决定把村子里的荒滩开垦出来,父辈们即是在这时扛起锄头、铁锹跟在祖父身边挥洒汗水的。不到一年荒滩就开垦出来了,成了“希望的土地”。至1980年,原来是荒滩的地方开始有了人家,村子的格局大致形成了。

1981年村子实现了“分田到户”,人们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了方便种地,一些人逐渐地搬迁到新开垦的地方,那一年人们像呵护新生儿般精心侍弄着庄稼,兴奋地期待着该年的收成。展翅,是这一年村子最美的舞姿。

八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村民们勤勤恳恳的种地,春种秋收,从庄稼地里讨生活,吃、穿、住、用、行、娱乐都有了改观,人们已能隔三差五的吃顿肉,一年做一套新衣裳,盖起砖瓦房,去哪都骑着自行车,买起了黑白电视,手头渐渐宽松了。1995年国家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兴盛了,村子的一些人们就渐渐走出去了,有到渔场承包鱼塘养鱼的、有承包市场里的摊位的、有靠一门手艺走南闯北的……村子也开始尝试办厂,人们的谋生方式开始多样化了。

九十年代中期至近眼前的几年,人们更是感觉到了生活变化的迅速,人们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赚钱的方式以前连想都没想过,年轻人甚至放弃了种地。消费项目更是丰富多样,农民出国游、上互联网购物并不是稀奇的事。婚嫁更能反映出时代的变化之大,现在村子的人嫁闺女所谓的彩礼讲究的完全可以吓到人:住的要有别墅,不然就要有商品房;要么有十万以上的存款,不然就要有一份有可靠收入的工作。小伙子再不能用一辆自行车,几条绣花被把老婆娶回家了!

六十三年,村子七十二变,党指引方向,真正证明了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领导核心的伟大,党这位高瞻远瞩的舵手引领着中国这首巨轮向美好的未来驶去,祈望未来,小村的明天会更好!

热门推荐
1捡拾幸福作文800字
2我眼中的好老师
3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
4观察日记一则
5夏夜的小船
6爱在身边作文1000字
7春雨
8记金华双龙洞
9不起眼的角落
10为自己感动
11试着一个人面对生活
12失落的音乐课
13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14难忘的寒假
15心中的彩虹
16未来的海洋想象优秀作文
17寻找秋天的颜色
18寻找春的脚步
19人生的真谛
20我眼中的秋天
21美丽的秋天
22这一项我最强
23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24北京天安门游记
25童年囧事
26防溺水
27鸣沙山的月牙泉
28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29田野之歌
30我爱我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