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官吏的作文

【篇一:八年级下册作文】

这天夜晚,我路过石壕村,投宿在了一户人家里。深夜时,听见外面有人敲门,而且还大声呼喊着。声音吵醒了我,我知道,这是为了应安史之乱的战急来抓人去服役的。这户人家的老头儿马上翻墙而去,动作非常熟练。我想要出门去看,却被这家的老妇人挡住。她摇了摇头,随即满面悲伤地一个人走了出去。我旁边,她的儿媳正在瑟瑟发抖,眼神空洞无神。而她怀中的孩子正天真地看着我们。

突然,门外传来几声怒吼,听声音是那官吏,而且是两个。老妇悲苦的哭声又传进我们的耳朵,振人心扉。但两个官吏听不见似的,怒吼声盖过了哭声。

老妇这时抽泣着对官吏说:“我们家中仅有的三个男人都去守邺城了。前段时间大儿子捎信回来,那两个儿子,他们,他们已经……死了……我现在也只是苟且活着罢了,是为了不辜负死者的期望啊!”可官吏不听她的话,又发出了那让人厌恶的凶狠语气:“你以为我们信么?走,进去搜搜!”说完,他们就要往里走。

老妇急忙用她那双细弱的胳膊挡住两个凶狠的官吏,一滴泪落在了其中一人的手上。老妇清楚地看见了他脸上的刀疤颤动了一下,我能感觉到,因为此时我正紧张地倚在门后注视着这一切。

【篇二: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

1261年前的石壕村

唐肃宗乾元二年,四十八岁的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充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于石壕村,恰巧遇到吏卒深夜捉人……

杜甫在向华州进发的路上,时间飞逝,已是暮春。轻风掠过,刮起满天凋零的花瓣……

天快黑了,杜甫到了石壕村,只得借宿于此。这户人家一贫如洗,一盏孤灯摇曳着,在黑暗中闪动……

刚入了夜,屋中的老人连忙翻墙逃走。杜甫还在房间里纳闷,突然,一阵猛烈的踢门声传来,惊醒了一树乌鸦,老妇人连忙出屋开门。

“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开门!”官吏对老妇人大声吼道。“你家的男人呢,出来见我!”

老妇人刚听到这段话,眼泪就如断线珍珠,掉了下来。

她一颤一颤地走进了房屋,拿出一封血书,手颤抖着,打开了这血书。

她的脸抽擅着,拿着血书对官吏哭诉道:“我的三个儿子,都被你们给招去了啊!我,我大儿子,就在几天前,托人送了封信回来,他,他告诉我,他的弟弟,都被杀死了!我现在都不知道,他还活着吧?”她哭得更伤心了。

杜甫听到这儿,跑到纸窗边,用指悄然在纸窗上戳了一个洞,向外探去。

只见官吏从老妇人手中一把夺过血书,撕了个粉碎,抛至身后,大声吼道:“叫你家里所有人都出来!”

老妇人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眼神空洞,停止了啼哭,喃喃道:“家里再也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儿媳妇因为孙子,才没改嫁……”

还没等老妇人说完,官吏再次叫嚣:“让你儿媳妇出来,带她去前方!”

本来儿媳已是醒的,这喊声又把小孙子闹醒了,母子俩便抱在那儿痛哭。

老妇人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们竟会如此惨无人道!她苦苦哀求道:“那,我去吧,她已经没有一套完整的衣裙了。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您,赶快应征,也许我还能为军队做早饭。”

老妇人进屋收拾行李,一件衣裳,几根针,少许线,只有这些。

她看见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衣裙,刚拿起,就放下去了,要留给儿媳啊!

她轻轻地闭上了门,一阵幽风,豆大的火苗,灭了……

夜深了,说话声,没了,但哭啼声,仍徘徊耳旁……

天亮了,凋零的花瓣被夜风吹落,满地都是。告别了老翁,告别了他的儿媳,杜甫上了路。

路上满是花瓣,莫非,这条路,便是那老妇人走过的……

【篇三: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

1261年前的石壕村

傍晚,树叶伴着疾风呼呼作响,官吏前去石壕村捉男丁。

门被吏卒拼命地敲响,一听这声便是官吏来了。老妇披衣起床,叫老伴赶紧翻墙而逃,自己去面对凶狠的官吏。

刚一开门,一帮官吏就夺门而入,像潮水一样拥了进来,然后大声嚷嚷:“你家有没有男丁?”老妇哭哭啼啼,两行老泪直往下流。她拿出一张血迹斑斑的家书,递给吏卒,“我儿子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战死了。”老妇没有讲太多,可却哭得比刚才更凄苦了。

活着人苟且偷生,死了的人已经永远逝去。老妇人的眉皱在一起:“像我们这种马上就要老死的人,在世上也只是活一天是一天,可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呢?”老妇这样想。

“在这家中也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一个奶还没断的小孙子,我们全家还要续这香火。”

没等到官吏张口,老妇又接了一句:“儿媳妇因为我孙子还没有改嫁他人,但没有钱财,进进出出连一套完整的衣裙都没有。”

“不行,反正今天必须要有一个人跟我走!这不是你说怎样就怎样的事情!”

那吏卒凶神恶煞的,每一句话都咄咄逼人,没有余地。

风刮得更猛了,老妇人犹豫了一会儿,道:“虽然我年老体弱,但精神也算还行。要不这样吧,让我跟您回军队,赶快应征河阳,兴许还可以为军队做早饭,填饱肚子,如何?”

吏卒一脸嫌弃,可有总比没有好,只好勉强答应。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可好像还是能听到低声哭泣抽咽的声音。哭声弥漫在上空,就像是无穷的黑夜笼罩着村子。那孩子好像也知道了什么,一直哭个不停。然而,这不单单只是这一家独有的悲伤。

虽说石壕村到了春天,但却没有一点该有的生机勃勃的样子。

天亮了,老翁坐在地上沉默了许久,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时而呼唤着老伴的名字,却怎么唤也唤不回来。

杜甫那时刚好从洛阳回华洲,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目睹的现实引起他感情上的强烈震动,然后写下了这首令人伤感的《石壕吏》。

【篇四:幸福的颜色】

漫步在历史长河中,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但只要执着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就定会描绘出自己真正向往的颜色。

陶渊明·幸福的黄色

陶渊明家境贫寒,导致他小时就立下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远大志向,然而,当他真正步入朝廷时,才发现官场是多么黑暗,官吏是多么残暴,他又怎能同官吏来压榨百姓?他不愿同流合污,喊着“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扬长而去,归隐田园。田园生活固然艰苦,但他却反以为乐,认为这就是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秋菊,那抹灿烂的黄色,就是陶渊明幸福的颜色。

苏东坡·幸福的紫色

苏轼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父亲的嗜学也深深影响了他,从小“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有才之人竟命运多舛,乌台诗案给了他沉重一击,自请谪守杭州,令人震惊。他心性高洁,在逆境中仍顽强拼搏,尽管“料峭微风吹酒醒,微冷”,但仍“一蓑烟雨任平生”,逆境中,那顶紫色的峨冠屹立不倒,那高洁的紫色正像他高贵的人格,也成为苏轼幸福的颜色!

纳兰容若·幸福的青色

纳兰容若是真正的八旗子弟,有着令人艳羡的家室,却不热衷于官场仕途,渴望平淡美好的闲适生活。可他在情场上却挫折不断,不论是早期与表妹相恋,还是妻子卢氏的早逝,都令他无比心痛。只有这“分明一个乡村画,着个闲亭挂西曛”的渌水亭,才能治愈他情感的创伤。“欲诉幽怀,转过回廊叩玉钗”中是他的柔情,也是他幸福的回味。他一生向往平淡的幸福,多么渴望脱下华服,着一袭青衫啊!那抹淡淡的青色才是容若真正向往的幸福的颜色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幸福也好,失意也好,让我们遵从内心,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的颜色吧!

【篇五:渔夫与金鱼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童话诗,感受颇深。

这篇童话诗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渔夫捕了一条小金鱼,后来又无偿地将它放回大海。可是,他的老太婆却发怒了,她让渔夫一次又一次地去向金鱼索要木盆、木房子、当贵妇人,直到女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又不满足了,想当海上女霸王,让金鱼来服侍她。可这回,金鱼却不再答应,尾巴一划,游到了大海深处。当渔夫回到家时,一看,没有了仆人,没有了宫殿,只有老太婆和那个破木盆以及茅草房子,仿佛一切都没发生……

这篇文章给了我许多感想,可那个老太婆的贪得无厌最值得谴责。

贪,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小到一官半职,大到高官,都是因为“贪”导致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自毁前程。在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克制欲望,做到清白呢?如果真能做到廉洁奉公,确实使人敬佩!

古代春秋时期,一百姓挖出一宝玉,这本是件好事,可是他怕有人抢夺,便献给当时宋国一位重臣,从而想换取一官半职。那位重臣并没有收下,而说了一句话:“你的宝物是玉,而我的宝物却是廉。”这,就是成语“不贪为宝”的历史典故,可如今大小官吏谁又记得呢?他们追求的是“金钱宝”,却把“道德宝”遗忘在了心中的某个角落。

官场如果不治理,就正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海面一样,先是清澈,后浑浊,再阴暗,最后波涛汹涌。如今的官场虽不似古代用钱买官,但用金钱贿赂上级,以金钱谋私利的现象,不也常见吗?贪污受贿不可避免,可人数多了,就会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阴暗。“贪”就会成为潮流!

古人常说:知足常乐。虽然知足不一定会安乐,如果贪得无厌,就要去监狱里吃“自助餐”了。

明代的于谦曾留下这样的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真希望如今的官吏也能留清白在人间!

【篇六:那次,我觉悟了】

一轮无比高挂的月轮,和那么幽深的“光环”——月晕,相信不少人会陶醉在这现实当中。但当这种光遮住了你的眼,蒙蔽住了你的心,你是否也会像我一样,对这景色发出厌恶之心呢?

那是我和妈妈回乡时的经历。我们坐在火车上,在月色中,陪伴着午夜子时钟声,我们下了车。这几年过去了,跟着国家对我们家乡这一批新四线城市的开发与创新,如今家乡已经成为一片安康之城,大家都在感慨,日子好过了,高楼越来越多了,服务设施越来越好了,政府对居民越来越贴心了。可是,我的心里总有一丝说不出的惶恐,堵塞在心口,可真够难受的。我想,会不会有一些漏网之鱼呢?我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告知了妈妈,妈妈笑着骂我:“瞎说什么呢?傻孩子!现在社会已经差不多平稳了,贪官什么的,都是在一线的,咱们四线啊,反倒是更安全点了。不要瞎操心了!”唉,我也放下了心事,回到叔父家,匆匆洗漱就睡了。

这几天一直很快乐,我和亲戚家的表兄妹一起疯着,闹着。我差不多也忘记了刚来时的不愉快之情。大概是因为我多少对家乡的某些排斥吧。

第七天夜晚,我们一家子去了旧劳动公园的山前去放孔明灯,一路上我和表哥嬉闹着,心里的压力顷刻放松,真希望时间能够延长啊。我们正往前走,突然间听见划拳吵闹声,就在劳动公园的寺庙处。那里已经写着“闲人勿进”,可我和表哥的好奇心真的比豹子胆都大,于是,我们偷偷溜进了寺庙里,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声音。这时,一个衣着打扮朴素的人,朝着寺庙里闪着灯光的地方奔去,我的好奇心更强了。但是表哥不让我轻举妄动,观察一下。我听到了姑姑和妈妈焦急的喊叫声。这时,我看到了一个身着西装革履的人满身酒气地,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寺庙,身后就跟着那个衣着朴素的人。那个人苦苦哀求这什么,那位“大神”理都不理,却把目光移向了我们。他的脸比原来更红了,于是避开我们,转过头对那个人磕磕巴巴地说:“好,我、我先给你,给你,两万当……补偿金。”那人却低声不语,只是说了一句十分感谢,便走了。“大神”摇摇晃晃地自言自语:“唉,看我,我多么地仁慈!”说完哈哈大笑走了。我和表哥心情沉重地走出寺庙。姑姑和妈妈找到了我俩,对我们说了一些担心的话语。今天晚上的月亮真大,清凉的夜空,月亮围绕着一圈月晕。孔明灯也飞起来了,显得那么苍凉。月亮好像在诉说着一个残酷的骗局。

通过这件事,我在晚上的时候翻来覆去地想,这是为什么?分明变脸却举起光环,欺骗愚蠢还自认心安理得,这是正直官吏的做法吗?我真是无话可说。

每到今天,一看见月晕,这件事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中。巨大的光环欺骗了我的心。谁能说天下广大人民的心不被它残酷的现实揭穿呢?明明是阴雨,却仍旧散发出耀人的光环。它时刻提醒着我,让我悟出了深刻的道理:中国只有彻底正风气,才能杜绝根本,让一些本应受到处罚的官吏不成为漏网之鱼!

【篇七:杜甫为话题作文】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热门推荐
1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2美丽的邂逅
3官兵捉贼的游戏
4中秋之夜
5植树节作文
6滕王阁里话王勃
7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有感
8我家的新鲜事
9小河的自述
10清洁工
11太空想象作文
12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13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14美食身上穿读后感
15我向往的童年
16爱我的妈妈作文
17美丽的日出
18诡异的梦
19“学会”跑步
20梦想让我们向着明亮那方
21眼泪之旅
22一生的宝物
23观《狮子王》有感
24发现
25致敬经典摒弃凡俗
26美啊,青园小学
27梅花
28坚持不懈的同桌
29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日记
30我和我的母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