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一次做面条】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的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如棕色的粽子、又大又白的馒头、又鲜又嫩的水饺……今天,我要做的就是大家习以为常的面条。
首先是和面。和面就是把倒在盆里的麦粉加点水揉成团。加水要适量、均匀,这是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因为水太少了,麦粉就粘不到一起,相反,水太多了,麦粉就会粘在手上黏糊糊的。和面的力道也很重要。起初,我和面的方法不对,面没和好,后来妈妈给我演示了一下,自然而然地就和得好了。
其次是压面和切面。压面,顾名思义就是把和好的面用擀面杖压平。我把和好的面缓缓地放到大砧板上,它就好像一大块橡皮泥一样粘在砧板上,可爱极了。之后就开始切面了,我拿起小刀小心翼翼地把它切成一条一条的。切好的面条就像葡萄藤一样堆在那里,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然后就是煮面。我把水烧开就开始放面条了。面条在滚烫的热水里翻滚,仿佛一群欢呼雀跃的孩子。我耐心地等上三两分钟,等到锅的中央冒出白色的泡泡就可以捞起来了。
最后就是品尝劳动成果的时候了。我在面条上挤了点平时最爱吃的番茄酱并画了一个笑脸,吃起来又酸又甜,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是我第一次做面条,过程虽然辛苦但也很快乐。感谢妈妈教会了我动手做面条。我想,以后等我手艺好了,一定要为妈妈做一碗更好吃的面条。
【篇二:我的拿手好菜——莜面】
莜面是内蒙古地区的特色,莜面是很营养的,莜面营养好是因为其种子内蛋白质含量超过其他粮食作物,莜面营养成分还包含钙、磷、铁、核黄素、亚油酸等,是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人的理想健康食物。
我们先来做莜面,做莜面需要的材料有莜麦加工成的莜麦粉,一百度的热水,压面模型,一个盆子,一个土豆,一个蒸屉。先把两小碗的莜面粉放进盆子里,倒入适量热水,用手或筷子搅拌均匀和成面团,再把土豆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到蒸屉上面,再把搅拌好的面团放入压面模型里,压成细线,把压好的面放在蒸屉上面蒸,需要十分钟就能蒸熟了。
只有莜面可不行,因为莜面没味道,所以要一些配菜,可以加入一个青瓜,一个番茄,一包榨菜,一根香菜。先把青瓜、番茄、香菜、切成丝,放进大碗
再把适量盐、味精、酱油、榨菜和醋放进大碗里,最后再把一小勺热油浇去
搅拌均匀就完成啦!这个配菜好香。爱吃辣椒的可以放点辣椒。
吃的时候要把配菜倒进莜面里搅拌均匀,因为这样才美味。
这就是我的拿手好菜——莜面。
【篇三:细节决定成败】
一阵面包香缓缓地飘来,“哇!好香呀!”我们随着香味来到了丹喜后厨。
首先,介绍人吴总管带我们进入了西饼区。面包师们正在专注地做丹麦芝士味的面包,我看见他们分工得很明确,一个师傅先用模具印出了圆形的形状,再把印好的传给另一个师傅,洒上水。我很疑惑:为什么要洒水呢?原来是为了可以更容易地粘上圆环。我往四周望了望,发现面包师傅都穿着白色短袖,外面围着一个玫瑰红的围裙。接着我看到了一个大哥哥在用机器压面,不由自主地又多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压面呢?大哥哥告诉我因为这样可以使面更光滑,我点了点头。没想到他们这么注重细节。
接着我们来到了面包区,一进门,我就看见师傅们制作的面包多种多样,里面的馅料有叉烧、流沙……“丹喜的面包口感松软,是什么原因呢?”吴总管向我们说出其中的一个秘密,那是因为使用了昂贵的金加福面粉,这在同行业属于敢于下重本的。我的脑子突然灵光一闪,优质材料加上纯手工精心制造,把口感追求到极致,这就是丹喜二十一年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吧。
然后我们来到了包装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面包箱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面包,有笑脸图案的,有长方形的,……之后我走到了包装器旁边,两个女师傅有条不紊,密切配合,正包装着面包,我心想:要是有一个人在某个细节出错了,那得惹出多大麻烦来呀!
最后吴主管请我们吃了曲奇饼,曲奇饼很香,而且又酥又脆,吃了让人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吴主管告诉我们,丹喜的面包全部都是采用纯手工制作的,无防腐剂,食品健康安全。这一份用心,让我们吃得安心。
通过这次参加丹喜后厨,我收获很多,得到的启示也不少,最主要的是让我学会要注重细节。我们总是说:“细节决定成败。”学习上,我们不也应该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