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郎朗上口的作文

【篇一:描写桃花的作文】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小草笑弯了身躯。

一朵朵桃花随风慢慢地飘舞下来清风吹过我的耳边,吹进我的心肺。

大自然的万物一年又一年的更换“新衣服”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我悠闲地倚靠在桃树上听着大自然的歌声,泉水叮咚——叮咚呼唤着山中的一切,蟋蟀拉出了一首首悠歌,回荡在森林之中。知了那郎朗上口的读书声吸引着晴空,蓝天,白云。一阵清风轻轻抚摸小草,轻轻掠过山野,小声地呼唤着蒲公英,蒲公英纷纷荡上空中加入了这短暂的旅行。

白里透红的花瓣,一朵朵连在一起缓缓柔向土地,那芬芬清香冲向我的嗅觉,我嗅到了大自然那别有深意的气味,仿佛听到大自然的心在滴血,在哭泣。远离了城市的喧闹,听着大自然的歌声,闻着那桃花的芬香让人神清气爽,桃树上那柔美的桃花依然每年轻轻落上,桃花的绿叶子轻轻地托着粉白色的五片花瓣。每片花瓣和另一片中间各有一条小缝,小小的绿叶子就从这条小细缝里钻了出来。阳光把桃花沐浴在其中,像是穿上了金装,蓝蓝的天空下,碧绿的叶子显的格外的绿,恰似一盏盏精致的翡翠,我突然心血来潮扯下一片花瓣放进嘴里品尝,没想到它的味道苦极了,瞬时间,我呆住了,桃花留给别人清香,留给自己却是苦汁,这种桃树精神相当于我国人民甘于奉献是一面吗?

岁月悠悠,人无相聚,唯有桃花依然如旧。

【篇二:中秋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当听到这首郎朗上口的词,我就想到了和家人一起共度欢乐中秋节的情景。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傍晚,我叫来爸爸,妈妈和哥哥,一起坐在阳台上,望着天边的红霞等待着月亮。过了一会儿爸爸等得不耐烦了,便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什么游戏?”“反正现在也无聊,要不然,我们玩一个说成语和诗句的游戏,不过前提是诗句和成语中要有“月”字,看谁说得多!”“好啊!”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到。游戏开始,我思索片刻,说了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爸爸脱口而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妈妈说出了“月明星稀。”哥哥说出了“春花秋月。”

月亮出来了,我们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我们望着那好似银盘的月亮,吃着各式各样的月饼。皎洁的月光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我们尽情享受着这种团聚的美好时光。我望着月亮:心想,外出的人,外来的人此刻肯定非常想念远方的亲人朋友,虽然他们不能在一起团聚赏月,但他们肯定也会为远方的亲人送上祝福。

之后,我们在楼下放烟花。“啪!”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有的像菊花迎着秋风开放,有的像一面红旗迎风招展。

中秋节啊!你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

【篇三:成长的脚印】

人生就如赤脚走过的沙滩,回首望去,一串串凹凸不平的脚印宛如随从,跟在脚后。

幼儿园时的我,胆小怕事。

那年初春,静仰天空,它是那么昏暗,云朵似胆小的绵羊在天上散步,最害怕的游戏就要开始了。

“小朋友们,来练习跳板凳!”我忐忑不安,一条膝盖高的长凳,仿佛在放肆地嘲笑:真胆小!真胆小!我不知所措,“嘻嘻嘻”“凄凄凄”的讥讽声如雷雨般劈头盖脸浇来。不行,我一定要跳过去!眼一闭,嘴一抿,心一横,双脚跳离地面,如飞一般似的跃了过去。

那时,我喜笑颜开,留下了一串尝试的脚印。

稍大时,我们一家去北京旅游。

天安门前,骄阳似火,太阳炙烤着大地,蝉鸣干燥,这只“中国鸡”发高烧了。一个鹰钩鼻老外焦急地向路人询问北京大学怎么走,我想上前,又有点害怕,爸爸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去吧。”我缩着脖子,看着鹰钩鼻高大魁梧的身材,就像山上的黑塔一样立在我的眼前,我轻声细语,“Hello……”我愈来愈放松,说的愈来愈流利,顺利的给他指了路。

这一刻,我的心里春暖花开,留下了一串勇敢的脚印。

开学时,又和同学们相遇了,原本孤独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啾啾鸟鸣声从窗外传来,教室里的读书声郎朗上口,同学们的欢笑声络绎不绝,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婉转动听。

这时,我在攀登知识的高峰,留下了一串收获的脚印。

一串串脚印,一个个回忆,当成长中的每一个脚印都留下了痕迹,要珍惜。路越艰难,风景越美,感谢成长的“脚印”。

热门推荐
1站直了做人
2校园里的秋天
3你是我的眼
4读《沈约读书》有感
5静的魅力
6珍惜生命
7快乐的端午节
8与书相伴
9路在何方
10饱经风霜的老屋100字
11厨房交响曲
12我喜欢小学里的时光
13渴望指尖的温度
14发现生态建湖的美
15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16展开想象的翅膀
17游戏时光
18艰苦的另一面
19我家的小金鱼
20当冬季来临的时候作文
21家乡的小河
22读《秋叶》有感
23乡村生活
24四祭
25阅读,我的最爱
26我是女孩,所以我快乐
27彩虹总在风雨后
28文竹
29童年趣事
30小树林里面的偶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