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优美的词】
诗词,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古人的恩赐,情感的寄托。从小,我便对它有些认知,到了现在,竟与它凝结了深厚的感情。
它们整整齐齐地站立于纸张上,漆黑的身子千奇百怪。我觉得词是有香味的,不仅是墨香味儿,还有一股清香味,沁人心脾。词是有声音的,你要仔细去听,有忧愁的,有欢喜的,有愤怒的……如一场交响曲,虽杂乱却悦耳。
我在词当中旅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仿佛看见李煜在屋中哀叹;“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我又好像欧阳修,在西湖美景中吟诗作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好似望见在窗前独自饮酒……
词还是清心咒。每当我心情低沉时便背诵:“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当悲伤时,想起:“十年生死两茫茫。”欢喜时,记起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我虽不会写词,但也会写点诗。夜幕帘黑星照,迷雾渐掩月明。风清竹瑟石坠,银湖波澜三两。怎么样,我觉得还可以。
说起词,大伙一定会想起《水调歌头》吧!其实我最喜欢的词牌名是《蝶恋花》,其中“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好听。
诗令我愉悦,词使我多情。每首诗,每首词,那都是童年的回忆,点点滴滴,相接不断。那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永远不会被记忆所尘封!
【篇二:挥手告别不悲伤】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我一直倾信这句话。这句话,是父亲告诉我的。怀揣着这句话,我跨过了一道道别离之坎,让我能够云淡风轻地与之告别,挥手转身,不带走一点悲伤。
一
初一那年,我含泪告别了自己的吉他。伴随着学业的加重,课本和习题逐渐地湮没了我的兴趣。他们统治般地宣告了我将要离开我的吉他,当我再次拿起他想要轻声弹唱时,你没时间或他会影响学习的话便开始萦绕耳畔,最终在父亲的劝阻下,我被迫告别了我身心相连学了五年的吉他。我喜欢弹唱时取悦心情的感觉,也喜欢他人扬声赞许的感觉,可父亲只留给了我那句话。最终,泪水还是不禁滑落脸庞。
二
不同于大多数人,我热爱的读物并非漫画、小说,而是《读者》、《意林》,可惜的是,我最终也还是没能逃过分别的魔爪,以同样的理由,父亲再一次剥夺了我的“精神养料”。看着自己心爱的读物被捆好,一捆捆的被搬到楼下,心情犹如失踪跌入深渊般的低沉。曾经类似的一幕如涨潮般浮现在眼前。同样,父亲的那句话也再次轻声在耳边呢喃,虽经过了一整年的理解,但迷惑和悲伤还是在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我没有落泪,只是转身离去。
三
夏至未至,毕业将至,那在一起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同学们竞“不觉船移”般与我渐渐拉开了距离,突然意识到我犹如一只迷失方向的小鹿,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父亲的话再一次浮现耳畔,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这一次将至的别离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从来不曾有过什么真正的别离,是为了留出一段时间来进行自我沉淀,展现自己的价值,等到再一次的重逢时,彼此刮目相待。这一次,我将不再悲伤,只是挥手告别,“以中有足乐也”,相信会有更好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