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脸谱化的作文

【篇一:不放下】

鲁迅这个名字仅在世界上停留了55年,而其中的30年,他编著的600多万字的著述,足以让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社会影响力文学家,启蒙思想家。面对这位期盼速朽的思想巨擎,他却早已不朽;面对这个遗言为“忘记我”的父亲,早已让人忘不了;面对中国近代,面对20世纪及其精神历史灵学,我也早已放不下,不放下。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而在75年前,即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巴金写下纪念文章《怀念鲁迅先生》:40年前,有一个声音“忘记我”是如此亲切,如此诚恳,如此熟虑,而又如此的严厉。而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告诉我自己,我绝不忘记先生。是的,我绝不忘记先生是巴金的声音,也是大多数国人的心声,我们不忘记先生,我们不放下先生。鲁迅的“敢爱,敢恨,敢说,敢做”依然在我们心中回响,而我们的当今社会是多么需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的人和事呀?

但是,近年来鲁迅教材被撤,抨击鲁迅文学的“戾气”甚嚣尘上,“鲁迅”已过时的声调俯拾皆是。难道,鲁迅先生的作品真的不合时宜?真的过时了吗?不,鲁迅先生的作品仍未过时,我们仍不放下鲁迅。对待鲁迅精神,我们不放下精髓,但要去脸谱化,工具化。所谓脸谱化即严厉冷酷,横眉冷对,战士等形容词,其实鲁迅先生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小孩子,这可从鲁迅之子周海婴的讲述遗迹鲁迅妻子的日记找到佐证。而面对鲁迅被标签化,周海婴更是抱怨父亲成为他不认识的父亲。其实周海婴的抱怨并不是撒娇,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面对国人“去鲁迅化”的言论的一种无奈,酸涩,甚至是痛苦。

还原鲁迅精神,继承鲁迅精神,不放下鲁迅精神。我们应学习鲁迅一心为国,正视问题,解剖自我的勇气。鲁迅说过:“中国大概太老了,就感觉想一只古老的黑丝染缸,任何东西放进去都变黑了,不想个法子进行改革久没路了。”前者的漆黑论可能有些片面,甚至有些武断,但后面的改革论不是很好的验证了只有改革才能救中国的铁证?我们还放下先生吗?先生也说过:“同一栋楼里,有人哭丧,有人歌唱,有人厌烦厌闹,进而得出人类的情感是不相通的。”这不是讽刺当今中国冷漠陌生的社会关系吗?我们还放下先生吗?

不,我们不放下先生,先生的厉语时刻在我们的身边回响,时刻的鞭策,激励着中国,先生,我们放不下你,我们坚决不放下你。鲁迅说“待我成尘时,你便见我微笑。”即使鲁迅先生已化作尘,但愿他的微笑存在,但愿他的精神永存!

热门推荐
1摘草莓
2最美的存在
3高风亮节鲍叔牙
4爷爷用微信给我发压岁钱
5让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6切西瓜
7数字陷阱游戏作文五年级
8百变“小布丁”
9那一刻,我成功了
10素材
11我最敬佩的人
12多一些童真
13抓蟹乐
14我的大树
15我的乐园
16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17校园的五月天
18最美的青春
19难忘的足球赛
20老师,您辛苦了
21老师,您好
22如果电器没有了
23假期里难忘的一件事
24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
25军训日记
26遇见碎片般的生活
27那声音,常在我心中
28军训日记
29共享时代需管理需改善
30母鸡萝丝去散步看图写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