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徐国的作文

【篇一:季札挂剑扩写】

在徐国的大殿里,徐国君臣正在准备迎接吴国使臣季子的到来,苍老的徐王斜坐在宝座上,满意地看着这一切。“主公,晋国的使臣快到殿外了,现在我们请太子去迎接?”一个大臣恭恭敬敬地说,殿后走出一个年轻人,一袭白衣让他显得庄重肃然,这便是太子了。他轻轻向徐王一躬,便走出了殿外。

迎着朝阳,御道上走来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人,比起太子,他的气质与稳重都比太子成熟许多,他的步子不紧不慢,更能显出他的沉稳。最引人注目是他腰间佩戴的那把宝剑,虽然没有拿下刀鞘,但是仅仅从那厚重的水牛皮刀鞘,与制作精湛的剑柄中就可以知道这定是好剑,太子正在遐想,那使臣已走到殿前,行过礼之后,便与太子携手进入殿里。

经过一番简单的寒暄,宴会就开始了。太子注意到徐王总是看季子的那把宝剑,他暗想道:“父王很是喜爱宝剑,如今看到这样好的宝剑,定要细细地欣赏一番才过瘾呢”,这时,徐王开口了:“季子啊!你佩戴的那口宝剑定不错啊,能让本王欣赏欣赏?”

“当然可以!”季子很爽朗地答应了。

季子说着将那口宝剑递给徐王。徐王端着剑,细细的把玩着,不停地赞赏道:“真是一把难得的好剑!”,他轻轻地将剑鞘褪去,摆在案上,用手轻轻拂过剑身,又紧紧地握住剑柄,眼睛全在这把剑上,似乎忘记周围还有别人,欣赏这样一口好剑想必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他又轻轻弹了一下剑身,便发出一声清脆的“嗡嗡”回声,又好像小石子投入水潭的脆响,十分悦耳,当徐王把剑装入剑鞘时,还发出低沉的声响。

“好剑!好剑!天下极品!”徐王赞叹不绝,恋恋不舍地把剑还给了季子。

季子走后,太子还时常听到父王盛赞那把剑。

不料,几个月后,徐王突然病危,太医也束手无策,徐王很快撒手人寰了,太子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新居。

不久后,季子结束了任务,返回前来辞别徐国君臣。当他得知徐王已经去世了,太子继位了,便十分遗憾地叹息了一声,新君见了,便立刻对他说:“季子先生,您不用担忧,即使先王去世了,但是我们仍会遵守两国之间的盟约。”

“是”季子说道:“我也十分相信您不会毁约的。不过,我只是非常感伤,当时没把这把宝剑献给徐王。”

见新君没有说话,他忧伤地说道:“哎!在上次的宴会上,可以看出先君是真正的识剑之人,我也想把这把剑献给徐王,但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只好待我归来,想把剑献给徐王。但如今先君离世,真是可惜啊”,说罢,他快速地摘下宝剑,递给新王:“很痛心没把剑献给先君,只能交给您了。”

新君连忙摆手说:“不!您也是爱剑之人,还是您留着吧‘君子不夺他人之爱’,况且先王没有命令,本王也不敢轻易接受这把好剑。”

季子也没再说什么,把剑又佩戴好,对新王施了一礼,走出殿外,新君看着季子离去的背影,还有他佩戴的那把宝剑,不禁有些神伤。

过了一会,只见几个小吏紧步跑来,报告说:“报告大王,季子先生刚才把宝剑挂在了先王墓旁的树枝上。”

听到这个消息后,新君“腾”地站起,大声道:“季子先生,他现在在何处?快带我去见他”,等他们匆匆赶到墓地,不见季子的身影,只有那把宝剑,迎着微风,映着夕阳,在轻轻地晃动……

【篇二:季札挂剑故事扩写】

吴国公子季札要向西去出使晋国,徐国是他旅程的必经之路。徐国的国君将季札请到宫中来摆宴款待。席间,他发现季札腰间佩着一把看上去就很雄浑锐利的剑,虽然他能看到的不过是并不华丽张扬的剑鞘而已。季札正吃着饭,抬眼却看到徐君闪亮的目光死死钉在自己的佩剑上,夹汤中菜的筷子悬在碗上,脸上带着发愣的呆滞和莫名其妙的一抹微笑,“怎么,您想要我这把剑么?”季札望着刚回过神儿的徐君问。“啊……啊,不不不,这把剑是公子的心爱之物,我怎会夺人所爱呢?”只是嘴上这么说,徐军的眼睛可还是时不时地瞥向季札的剑。季札因为还要去出使晋国,便没敢将自己的佩剑献给徐君,可他知道徐君必是真识到了自己这把剑的好处,自己才是不能夺人所爱的那个呀!于是他在心里默默许下诺言:待我从晋国回来的时候,我一定要将这把剑献给徐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几月之后,季札在回途中又到了徐国,可早已在数日前听说徐君在楚国去世了,心中无比悲痛。他摘下佩剑,到宫中要将剑送给新继任的徐君:“这是令尊生前看上的宝剑,他当初只看到了这朴实无华的剑鞘就明白了剑刃的锋利,不过见是我所佩才没有要去。如今他已弃世而去,我当初也许下了诺言说会将这把剑送给他,我不能因为令尊的不在就违背我的诺言哪,再说令尊是真正识剑的人,剑得好主也是一幸!”

新任徐君还沉浸在丧夫的哀痛中,很平静地将季札的话听完,却摇了摇头,只是说:“先父没和我说过这件事,我不能接受公子您的宝剑,如果您真的愿将这把宝剑送给先父,就去给他吧,先父地下有知,会为了公子您的仁义慷慨露出笑容的。”

季札于是来到郊外徐君的墓前,默默地行了礼。草木青翠得刺人眼,如洗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面前却有人永远长眠。季札叹了口气,轻轻地将佩剑挂到墓旁的小树上,他知道徐君今夜定会前来。

【篇三:龙城乡情】

常州是我们美丽的家乡,作为一个常州人,怎能不了解这里的文化呢?今天,常州开放大学的董农美董教授,为我们介绍“龙城乡情”。

“老常州眼里的‘常州’,东到水门桥;北到青山桥;西到文在桥;南到弋桥。”董教授这样说道。

“商朝末期,”她刚说完这词,就把我们带入了古代。“有位名叫季札的人,他三次让国,聘鲁观乐,冢树挂剑:季札出使徐国,徐君见他身上那把镶嵌着宝石的剑,羡慕极了,徐君虽然心里喜欢,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虽心知其意,无奈出使诸国,宝剑是身份的象征之一,不能相赠。季札内心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等到季札出使返回,又经过徐国时,徐君却已经过世了。他站在徐君墓前,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祷念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我听完,不禁想到:季札真是一个守信用的人哪!

接下来,董教授讲的都是每个常州人都知道的,那就是我们常州的特产。

董教授说:“常州的萝卜干香、甜、脆、嫩;大麻糕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甜嫩,皮薄酥重,层次分明;芝麻糖不僵硬,味香甜酥。非常好吃。”

董教授还告诉我们,常州人文荟萃、成就斐然:刘海粟的妹妹杨守玉的乱针绣极为有名;文学家唐顺之;学派庄存与;实业家刘国钧……等等。

这次董教授的讲解让我更了解我们的家乡——常州!

热门推荐
1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2围绕乐字的作文
3忽视的美丽
4不是马蹄的“马蹄”
5读《弟子规》有感
6钓蟹
7品味苦笑
8吹气球比赛
9那一场雨
10我是小小律师
11登花台
12过中秋
13其实,爱一直在
14龙吟东方,升腾寰宇
15我眼中的”长征精神”
16麻雀,谢谢你
17那一刻触动我心
18难忘的运动会
19为学
20我的动物朋友
21共享时代
22我的外公
23暖暖的爱
24我们班上的“闲事佬”
25我爱你妈妈
26走进《思维的乐趣》
27我家的捣蛋鬼
28垃圾分类
29经典濩落,怎能止泪
30“王青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