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灌县的作文

【篇一:灌县游记】

这个元旦节,我跟着张老师来到了风景秀丽,特产丰富的都江堰。在短暂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欢乐。

星期六早上,我们来到都江堰,收拾好了东西,跟其他的同伴会合。

我们来到走马河边,沿河道体验这里的人事风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灌阳桥。灌阳桥是一座石桥,桥的模样带着浓浓的古代风格。虽然这桥是重建的,但桥两头的牌坊看上去有好些年代了。仔细地看着牌坊上的匾额,我仿佛能够想像出这里以前的热闹与繁荣,还有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桥下是湍急的走马河,河水是青绿色的,不宽的河面上,浪翻涌着,卷起一堆堆白沫。一个个白浪争先恐后地向前涌,声势浩大。青绿色的河水冲刷着两旁的堤岸,从一座座桥下飞奔而去,如一条凶猛的青龙,在条条街巷、房舍间穿梭,卷起一阵阵凉爽的清风。

接着,我们来到灌县的老城区。这里十分热闹,人群涌动。店铺各种各样,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吃的、用的、玩儿的。大家看到这些东西,尤其是那诱人的食物,都忍不住停下来开始买东西。大家各买各的,有的买了一串串烤昆虫,有的买了一盒香醇的土豆,还有的买了糖人儿。

我很想吃,不过我还是忍住没买——我的肚子可是专门留给午餐的,怎么能让这种小零食给填饱了呢?最后,我们来到一家抄手店点餐,我点了大份抄手。

点完餐后,我到工作台旁看她们包抄手。那位负责包抄手的婆婆脸上全是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沧桑给她留下的痕迹。她的头发是银白色的,眼睛有点儿泛黄,牙齿也是横七竖八的。她围着围裙,一只手摊着皮,另一只手拈起一团肉馅放到面皮上,然后用双手熟练地包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抄手就包好了。婆婆接着包,过了几分钟,一盘抄手就包好了。

接着,婆婆把包好的抄手丢进了锅里。煮好了,婆婆把那抄手舀到碗里,倒了点汤,端出来,喊了一声:“大份的抄手和小份的抄手好了!”说完,把抄手放到了桌上。

我拿起筷子,开始吃。一个个抄手白生生的,还冒着热气,在汤里泡着。中间白色的面皮包着肉,鼓了起来,旁边的面皮就在汤里飘着。吃一个,口感很好,面皮很光滑、很薄,一咬就烂了。肉馅盐味适中,滑嫩爽口。面皮与肉馅搭配在一起真是好吃极了!吃完抄手,喝几口热热的、撒着葱花的汤,真是舒服极了!

下午,我买了一杯奶茶,来到了木工坊做木工。我做了一个木马,还有一个书签和两个小挂件,然后就回酒店了。

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我感到非常开心。在这一天中,我看到许多秀丽风景,尝到了许多美食。不仅如此,我还收获到了许多知识和欢乐!

【篇二:灌县游记】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冬日,我跟随张老师来到了灌县。灌县是都江堰的所在地,它是多条河流汇集之处,也是一个热闹的文化中心。

我们先沿着走马河边走,遇见了许多人。我们采访了一位老爷爷,他80多岁,头戴一顶灰黑色的绒线帽,身着一件藏蓝色的羽绒服,脚蹬一双老年运动鞋。他脸上沟壑丛生,有许多皱纹,他冲我们咧嘴一笑,露出了几颗稀疏的牙齿。我们问了他一些有关走马河的历史。

接着我们走进了灌县古城。这里的街道很窄,但有许多琳琅满目的东西正在出售。我们走着看着,我终于下定决心尝一尝土豆,和张珈钰一人出了5块钱,合买了一份土豆。

“叔叔,要一份土豆。”话音刚落,只见师傅已经开干了。

首先,把两铲土豆放到煎板上,倒点油,土豆“嗞嗞嗞”地响着,再加入辣椒、盐、味精、孜然等调料,仔细翻炒,土豆已经微微焦了,金黄透亮,我不禁咽了咽口水。

过了一会儿,师傅又加入了葱花和香菜,飘出了香味儿,一份香喷喷的土豆便出炉了。我接过来一看,土豆块上布满辣椒面,中间流满红油。插一块,放进嘴里脆脆的,咬开,里面绵绵的,冒着热气。

……

下午,我们来到了水街的木子尹工坊做木工。

首先,我们来到阁楼上,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把面前的墨绿色围衣和袖套穿上。

我选择做三枚书签。我先把木片用粗砂纸磨薄,然后把四个角磨圆。

这时,一个老师走了过来,说:“你磨的角不对称。”

我停下一看,果然,两个角不对称。

那个老师白皮肤,瓜子脸,一身棕色的连衣裙外罩着一件墨绿色的围衣,头发挽成一个发髻,看上去很俊俏。整个下午,她都在指导我们做木工。

我先把所有的木片磨薄、磨圆,然后用400目的砂纸打磨细腻、光滑,最后,我的三枚书签都上了油。

这一天很累,但很开心,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希望下次还能来!

【篇三:灌县游记】

风轻轻拂过水面,水是青绿绿的,一如翡翠。水流湍急,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马在水中奔腾,正像它的名字——走马河。

走马河的水不清,白玉般的漩儿时沉时浮,像绿白菜中的叶茎。

岸边的堤岸一片斑斓,灰色的石块和绿色的苔藓参差交织。

堤很静,水就似乎动得更厉害了,像镇河神牛在咆哮。水翻腾、汹涌、冒泡,浩浩荡荡地向东奔去。

而我们却没任何心思欣赏走马河的美景。下午,我们要体验木工,都在大步赶路。小miu嘟哝着:“我去过一次,做了一个毛笔架!”大家更兴奋了,时不时问张老师:

“什么时候到呀?”

“我们要去哪儿体验?”

张老师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我们“翻山越岭”,费心“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木头的清香扑面而来,各种木艺品摆在眼前。

“宝贝们,快来换衣服!”一位和蔼可亲的女老师笑着说。老师的下巴尖尖的,笑起来非常可爱。她穿着一伯白毛衣,就像一只小绵羊。

“老师!我们做什么呀?”急性子的小miu喊道。老师笑了笑说:“做坦克。”

“啊?”女生们大叫起来。“我们不想做坦克!”

于是,我们从作品架上选了一个木马来做,同时,我们又做了许多工艺品。

“哇哦!好光滑!”我摸着田钰伽的书签说。我暗暗心想:“我也要做!”

老师帮我们把书签削圆,田钰伽“博士”教我们先用粗砂纸磨厚度,再用细砂纸磨光滑,还时不时地说:“这边厚了……这里还要磨。”“沙沙”声响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我们伴着“沙沙”声,满脸木屑地干了一下午,直到夜幕降临,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散发着木头清香的小屋,离开了和蔼的老师们,但永远离不开的是灌县的“匠”魂。

热门推荐
1那一次,我真感动
2父亲
3给习爷爷的一封信
4底色
5我家有个“诸葛亮”
6描写海棠花的作文
7快乐的果色生香
8第一次生火
9聆听
10可爱的同桌
11书我的宝藏
12一把伞的故事
13美丽的桐庐
14暑假记事的作文
15小鸭子得救了看图写话
16有备无患
17童年的记忆
18我当小厨师
19有意义的寒假生活作文
20勇气制造厂
21带着感恩出发
22等秋风来
23故乡行
24我和爸爸
25我喜欢的菜园
26邂逅春天
27美好的梦想
28李老师的味道
29开朗的同学
30成长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