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我们所做的事变得越来越片面;我们与他人的社交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当今社会,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人手上都有手机。手机中使我们的生活愈加便捷,但同时它也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前段时间微博上曾曝出一段视频,视频的背景是同学聚会,然而本应是同学之间重温情谊的机遇,却因手机使得大家变得冷漠。视频中人人拿这一个手机,低着头,没有太多的交谈,好像在履行公务一样来参加这场聚会。手机使大家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使大家的对话变得越来越简短。
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游泳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式。但在今年暑假有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尚且不会游泳的小女孩在浮桥行走失足落入水中的事。在世人皆以为是小女孩自己顽皮而落入水中的时候,一名目击者说小女孩落入水中是因为家长在用手机上网而忽视了小女孩。可见人们对手机着迷的程度都战胜了身为父亲的责任心,与危机意识。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友情撕成碎片还将亲情撕成碎片。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近年来社交软件的推广,使分居在两地的亲人、友人或爱人们能及时了解对方的动态,并能与对方进行视频通话。虽然这只是碎片化的交流,但碎片也能拼出一幅优美的画卷。那我自身举例,我与外婆分居在上海和杭州两地,每年也只有寒暑假才能碰面,我甚是想念外婆。自从社交软件普及,外婆与我在每个周末便能见面。虽然只能看,不能触摸;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却也是见上一面了。这碎片化的交流方式虽不持久但也让我和外婆的感情越来越好。
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网校行业也变得越来越火热。网络课堂这种新型的上课方式虽然不能让老师特别直观的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却也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知识,其效果并不比在机构中上课的效果差。网络教学使学生碎片化的吸取知识,让学生积累碎片化的知识,让学生将碎片拼凑起来。
互联网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有时对我们有利,有时也对我们不利,关键取决于我们怎么使用互联网。
【篇二:被“撕碎”的交流】
不得不说,碎片化的交流极大的方便了我们。曾几何时,我为了通知我的同学们带好美术课要用的纽扣,可是操碎了心。当天,我早早地做完了作业,便立刻跳到电话前。我不知道自己打了多久电话,我只知道我打完电话都要吃晚饭了。
现在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记得步入初中,为了适应初中的知识,妈妈把我的周末排的满满当当的,可以说,只要中途哪件事情耽搁了,可能一天的课都要受影响。可是那件事偏偏来了。周六晚上,一位同学告诉我,有一件事情要我通知到每个组员,而且都要他们知道。要在以前,此时我真的是欲哭无泪,当时已经晚上十点了,打电话是不实际的,但第二天又要到傍晚才有时间,可能到时候组员又没办法接电话……真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幸好有微信这种东西。第二天第一节课前,我便迅速地把消息发给每一个组员,到了晚上,打开微信,看到五个“收到,谢谢”,便总算松了一口气,不由得感叹:碎片化的交流真是省时间!
不过,由于碎片化的交流,我还吃过不少苦头。
语文阅读领航的讨论一直是重头戏,但刚开始,我并没有怎么重视。到了讨论时间,我发了一句:“都在吗?”原本希望很快能看到五条回复,但事与愿违,等了十五分钟,也只收到两条回复。没事,三人成众嘛。我安慰自己,“那么,我们开始吧。”我说道,“首先,我们得确定一个主题。”“研究林冲的性格怎么样?”小赵首先发表了他的意见,“林冲非常的有正气,而且也挺悲剧的,我喜欢。”“我觉得还是研究鲁智深吧,”小王也给出了他的建议,“我毕竟找了很多选段,而且作为林冲的好友,他很讲义气,而且很勇猛,我特别崇拜。”“不如这样,”我说,“那么我们就研究鲁智深和林冲的友谊吧。”“好啊。”小赵立刻表示赞成。这时,突然又有一位组员上线了;“好啊,就研究鲁智深吧。”“?”我们三个几乎同时发了三个问号,“你们不是说他很讲义气,很勇猛吗?”这时,我不知为何,突然产生了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沧桑感。当然,其他组员也在后面的各个时间看到了微信里的讨论,也“参加”了讨论,但可能为了省时间,只扫了一眼文字,而放弃了其他形式的信息,因此变得与前面讨论的东西更加南辕北辙,或与前面的内容重复,“组长,我们选择什么主题啊?”“组长,我们研究林冲的性格特点吗?”“组长……”真让我看得哭笑不得,又有几丝欲哭无泪。虽说最后在我们最先开始讨论的同学的努力下,我们小组的展示挺不错,但由于这种碎片化的交流,真的给我们添了不少麻烦。
虽然这种被“撕碎”的交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也会给我们交流带来不少烦恼。既然这是信息化生活无法避免的,那就让我们取长补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