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旧书摊的作文

【篇一:雨天】

那天下午,我手捧着一摞厚厚的书回家,这些崭新的精装书令我满心欢喜。却不料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我只好跑到路边避雨。

不远处是一个旧书摊,卖书的是个老头,或许已经知道今天不会有人光顾,正在巨大的伞下闭目养神。破旧的书却不然,书页被掀动,翻滚着,渴望着一双手的翻动。

雨狠狠的落下,有人来了。金黄的安全帽,破旧的长裤,沾满泥土的胶鞋——一个典型的农民工形象。农民工飞快地跑到旧书摊的大伞下避雨,满脸无奈。

实在无聊,农民工翻起了书。

一双满是油垢的手,在书摊中不断翻转,打开,合拢,放下。或许是第一次触及这些遥不可及的书本。他的眼神专注而好奇,犹如拨弄漆黑的废墟,寻找其中幸存的火种。

他弯着身子,不顾飞来的雨珠。他的脊背像游走的山。他或许看不到喜剧的笑脸,他或许摸不到悲剧的泪痕,他或许无法企及智者额头的皱纹,更不敢端详勇者血淋淋的伤口。但他,却有着不同于不停刷朋友圈人的仔细与认真。

雨停了,他要走了,却无法带走一本心爱的好书。

是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冷峻的沙漠,也可以发生在喧闹的人海。一本好书可以有精美的封面,也可能覆盖着厚厚的尘埃。因为沉睡的思想,一旦抖落尘埃,便会显出里面的珍珠与火焰。在不同时间,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真正的阅读,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的单独碰撞。

太阳出来了,旧书上还有大树投下的斑驳阴影。而他,早已消失在街道尽头,重新拥抱水泥与土浆。

当我正享受阳光,他或许还期待着下一个雨天,下一段沉浸书海的时光。我也上路,捧着那一摞崭新的书本,忽然对那个雨天有些恋恋不舍,因为,这个雨天,有一位真正的阅读者——他阅读生活中的尘土,也阅读尘土下的精彩。

正是这个雨天,让我将书,抱得更紧。

【篇二:图书馆里的悠悠温情】

我总觉得人最缺乏的永远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就像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有着浓郁香味的咖啡,不缺少有着恒定温度的巢穴,但是缺少一个能够慰藉心灵的港湾。

日新月异,古老的乡镇变了样,喧嚣而又繁华。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仰头再望的高楼,打破了原本的宁静祥和。轰隆的喇叭,高科技的机器,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噪音,让我的耳根很不清静,催着我向这喧嚣中唯一宁静的地方走去。

谈不上富丽堂皇,却是爱书者的天堂。图书馆很大,个人却很渺小,白色的桌椅,层次分明的书架,彰显着不一样的神圣。他们捧着书坐下,扶了扶眼镜,翻阅起来;他们若有所思,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在书柜旁寻找着称心如意的书,或是跟工作人员打听某本书的具体位置;他们拿着笔,停顿或书写,专注地自习,或是轻言细语,低声交流。我放慢了脚步,不忍惊扰了这惬意的人们。忽地,孩童的身影撞入了我的心里。

那零零碎碎的记忆啊,它轻扣光阴,穿过时光盈盈而来,瞬间串起了散落在岁月中的点点珠玑。

古铜色的房屋,一些参差不齐的砖瓦,和那稀疏摇摆不定的电线杆,在我的脑海中重现。那时候的我还很小,在宁静的午后,或是闲适的黄昏,经常与邻居的伙伴来老街旁的旧书摊做客。老板是一个中年的胖叔叔,映着暖阳,慵懒地抽着小烟,随意地理着书,亲切地与我们打着招呼:“嘿,娃娃,你们来了啊!”对于旧书摊,我们一行人自然是常客。我从小就爱看书,总爱让长辈们给我讲故事,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东找找,西翻翻,虽然我们大字还不识几个,但那些泛黄书页里的鬼画符,那些活灵活现的故事吸引着我们。我找了本图书,在阳光下翻弄着。看到图画里好人打败了坏人,我们忍不住拍案叫绝,看到了坏人肆无忌惮地行凶作恶,我们大哭不已。书中的缤纷世界让我们着迷。不仅如此,我和伙伴们硬是要旧书摊的胖叔叔给我念书中的故事。一群人围着圈儿又跳又笑。喧嚣城市中,这里的宁静格外美丽。路边的旧书摊,少而又少,那些陈旧的书籍与和蔼慈祥的胖叔叔,就是我对图书馆的最早记忆啊。

是啊,旧书摊,最早的图书馆,朴素的经典。在不知不觉中,我与图书馆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回过神来一看,现在与以前截然不同,唯独不变的是爱书的心。排排书柜装满的是智慧结晶,穿梭在书海中,即使你会在满目琳琅中迷路,不必彷徨,你只需拿起一本书,便会为你指点迷津。上下扫视着,各类图书摆放井井有条,书浪接连拍打着,涌动着我的心。光芒偷偷地爬上了书页,带着太阳的余温,书页在轻风的浮动下簌簌作响。那一个个平淡的均匀的印刷字,似乎带上了点感情的起伏,变得不一般,低头去问那墨香,如云般舒卷绵长,泛滥着悠悠温情。

窗外的喧哗打破不了图书馆的安宁,窗外的烈阳灭不了图书馆的温情。她像风雨中风姿绰约的少女,我轻吻她的脸颊,沉浸在她绵延的温柔里。

摩挲着纸页,恍惚间,我好像看见时光穿过千山万水的样子,忽然,我想起了旧书摊的墙角,缝隙间落满时光,有风吹来,吹过墙角的青苔,吹过了路人的脚下,吹过了这间盛满过去时光的小屋。

这时候,我大了些还是如常来这里。书摊扩建了,里面摆放的书也不再那么旧。虽然已经有了崭新的书店,我还是愿意来这里。看着短小又寓意深刻的故事,和那流芳千古的诗句,手指着,边念边学。我领略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姿;咀嚼“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百味;吁叹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陶醉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她孕育了我强烈的情感;是她铸造我炽热的身体;是她像一位年迈的智者开启我的智慧,指引我道路。

太阳柔和地沐浴着我,拉着我回到现在。拿了几本书,漫步到了窗边的位置上,安静地聆听书中的音符,整整一个下午。在这里你会发现,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所有人生精华和智慧已浓缩在一本本书里。如果说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那么读者只是大海中的一条小鱼,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中恣意遨游,尽情领略知识世界的名山秀水,给我们增添了无尽的启迪和无穷的力量。

落日的夕阳残缺得所剩无几,妈妈催促我回家。办理了借书手续,恋恋不舍地再看这里,难得的恬静。在充满书墨清香的图书馆里,我陶醉了。

夕阳下,我莫名想:我像一条孤独的小船,沉沦在她片刻的温存中。我像颗沉睡的种子,追寻着春天的影踪。她是在我迷惘中指引着我的灯塔。是的,那在黑夜执着闪烁的便是她。她总是一脸和蔼,忧伤会在她笑容里融化,狰狞的脸也会变得憨态。她就那样祥和、细腻,为一代又一代的人讲述她的哲学、她的美丽变沧桑。她在小巷里拾到青瓦和烟炊里的欢笑。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时,我仿佛又闻到了那清淡而幽雅的书香。在书中,总会有一些邂逅,让你惊喜,让你思考,让你感悟,嘘,别出声,别惊动了这一屋子的温情时光……

【篇三:不期而遇】

他们来自乡村,用描绘大地的双手描绘城市繁华的明天。或许作为农民工,他们永远都不会被注意,但他的身影,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风景。

寒冬下午,我手捧一堆崭新的书回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我只好到路旁躲雨,也与他不期而遇。

不远处是一个旧书摊。破旧的书本,一次次被雨水浸湿后又一次次被尘埃覆盖。卖书的是位老头,或许已知到今天并不会有人光顾,正闭目养神。书却不然,书页被风掀动,翻滚着,渴望一双手从时间的彼岸伸来。

雨狠狠砸下他来了。金色的安全帽,破旧的长裤,还有沾满泥土的胶鞋,典型的农民工形象,与身旁广告中的模特格格不入。民工飞快地跑到旧书摊旁躲雨,满脸无奈,实在无聊,民工翻起了书。

一双油污的手,在书摊中不断翻转,打开,合拢,放下。或许第一次接触这些充斥着生活却又显得遥不可及的书本,他眼神专注而好奇,犹如拨弄漆黑的废墟,寻找里面幸存的火种,这,已深深印在了我心底。

他弯着身子,不顾飞来的雨珠,他来自乡村,背脊就是游走的山。他或许摸不到喜剧的笑脸,看不见悲剧的泪痕,无法企及智者额头的皱纹,但他,却有着与书店里抢购人群所不同的认真与仔细。

阅读可以发生在沙漠,也能发生在人海,好书可以有精美的封面,也能覆盖厚厚的尘埃。因为沉睡的思想,一旦抖落尘埃,便会显出里面的珍珠与火焰。真正的阅读,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捶击!

太阳出来了,旧书上还有大树投下的斑驳阴影,他,早已消失在街道,重新拥抱泥土。当我享受阳光,他或许还期待着下一个雨天,下一段沉浸书海的时光。而我,也抱着一堆崭新的书回家,期待下一次与他的不期而遇。

热门推荐
1历史将记住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人
2人虫大战
3等待
4我们的教室
5雾灵山日出
6美妙的一天
7我的理想
8美食与人生
9同学我想对你说
10我的邻居
11令人赞叹的一个字——孝
12秋雨情
13的作文
14运动会
15这就是我
16《相思垢》诗歌
17读你
18因为爸爸,我变得勇敢了
19给弱者多一份关爱
20墨香悠悠绕我心
21美丽的梦
22平淡中也有诗
23外公的两轮车
24跑在逐梦的道路上
25一只手的力量
26我心中的清明节
27难忘春节作文
28制作树叶贴画
29四月的春风
30那个最懂我的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