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砥柱的作文

【篇一:抹布】

它抹去世间所有污浊,却难以抹去我内心的真实。

——题记

它不脏,它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藏。

如果不是它,我可能还是那个听摇篮曲的娃娃。如果不是它,我可能还是那个放荡不羁的游子,如果不是它,也许我还是那个极易冲动的少年。是它抹去了我身上的纤尘,平静了我心底的整片天。

黑与白相互交错,人生便多了许多朦胧感。整个人生都聚集难以忘却的情怀,只为一个追寻,只为那个不馁气的砥柱——成功将是我必胜的信念。

它活在那个世界,不悲不伤,将信念寄托在每朵浮云之上,将鼓励化为阵阵清爽的风吹散了我们心底的阴霾,而那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便成了我的指示灯。

当路灯忽明忽暗的时候,前方道路是否会坑坑洼洼,它启示我一切应该坦然面对,抹去一切的惧怕,当我拒绝成长,感到成长疼痛时,它将抚摸我的伤口,将药剂直擦伤口之处,这时我们很听话,看到它凹凸不平的脸上起起伏伏的山峦,像跳动的精灵熠熠生辉。

当这个夏天即将来临的时候,那颗跳动浮躁的心异常洋洋洒洒,它却默默祈祷上苍,这个夏天让它抹去世间的狂躁,让夏天充满栀子花的香味,更多的是想让这个古老城堡增添在这个六月的欢声笑语……

当雨后泥泞沾染鞋子上,是它悄无声息抹去,虽然我们都懂,为何不能扫净那狭窄空间,因为那里面住着一个千疮百孔的我,害怕别人揭穿自己的伤疤,因为这道忧伤隐隐痛着你我年华。抹去了的也只是表面的华丽与庸俗,而潜藏内心的定时炸弹在分秒必争的倒记着时呢?

而它,劝诫了我人生的大部分,每个启程都会抹出新的射线,而即将在它抹掉我身上最后污垢时,我选择自己将污浊抹掉,因为它太累了,而我在它洗濯下将会脱胎换骨,挑战生命的极限,这个迟来的夏天它用自己的温度升腾到最高点,抹去人与人之间的寒冷,抹去人群的烦恼与忧伤。

抹掉污浊之时,同样吸收的精华,而那块抹布将为这个夏天抹上绚丽的颜色,因为你我都将是一朵待续的花……真实的感受每道伤疤。

【篇二:当你看不见群山】

在漫漫的长夜中,如果你追逐一豆远方的灯火,便会忽略掉黑暗的恐惧。在茫茫的沙海里,如果你追逐遥远的绿洲,便会忽略大漠的无边无涯。

追逐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当你专注于梦想的时候,眼前只会是执着追求的目的地,而不是这一路跋涉的艰辛。

杨绛先生曾在《我们仨》中写道:“我哪儿也不能逃,我得留在人世间,尽我应尽的责任。”这位九十二岁高龄的老人,面对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她夜以继日地带着老花镜研读、辨认,竟陆续整理出版了二十卷《钱钟书手记》。在文学和责任面前,杨绛先生忘记了世纪漫长的岁月,看不见日日夜夜坐在书桌前的辛苦,她是一个执着于梦想的猎人,抛却如群山般厚重的困难,只专注于内心的召唤,给世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泰戈尔说:“当你面向阳光的时候,阴影便被你甩在了身后。”一百年无情而漫长,杨绛先生用她一如既往的专注与执着,带来温暖,也给人力量。

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你低下头,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最大的财富。黄旭华,在三十多年的潜心研究中,他成了一个真正称得上“忘我”的人。没有先进的计算设备,他便用笔和纸演算出上千万个数据;苏联撕毁了协议,撤走了专家,他便在一次次尝试与失败中积累经验。在伟大的梦想面前,他看不到群山般的艰险,如同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始终如一地为梦追逐。核潜艇好像是那只在远处等待的“鹿”,在数十年的追逐中,他从未留意过奔跑的疼痛。

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像杨绛这般坚定,像黄旭华这般执着,但我们至少可以为自己找一匹梦想的“鹿”,去奔跑,去追逐。看不见群山的艰难,忽略掉跋涉的疼痛,用一颗坚定专注的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执着的“猎人”,一个专注于彼此的勇敢追梦者。

当你看不见群山的时候,才会只看到一匹美丽的鹿,那鹿就在不远的前方,就在你的心里。

【篇三:人生怎一个爱字了得】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民啼出血路。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原野《人生》

人生如烛

誓言无声是他生命的升华。青年时,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中国的核潜艇研究事业中,面对“不能说的秘密”他严格保守,待到青丝化作白发,他的事业才为人知晓。父亲临终前他不在身边,这是他内心最深的惭愧,但他依旧无悔,他平淡地说道:“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这样子,没有特殊要求。”1958年,面对着外人的质疑与恐慌,他亲自进入潜艇,他自信,他会成功。他就是黄旭华。面对自己的工作,他悠然地说:“惊涛骇浪,乐在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黄旭华,有着走向海洋的刚强,是最沉默的砥柱。他的人生,如蜡烛般无声,用理想的“芯”为自己为他人证明自己来过。因为他的灯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自己。

人生如树

在山西的大山深处,不大的返底村,有着一位伟大的村长——段爱萍。原本家财万贯的她,无私奉献,为村子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她就是返底村的底气。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阻挡了村民的生活脚步,在困难面前,她首先想到的是村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义”“大理”。面对病痛折磨,她依旧坚持“有一天的生命,尽一天的力量”她用肩膀扛起了乡亲们的盼望。

段爱萍如同是一棵大树,用力在泥土中延伸根的长度,亲吻泥土,用枝和叶保护着身下的生命。她的人生,抖落的是自己的日子,沉淀的是一个名字的品牌。

人生如叶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刘盛兰,一位生活贫困的老人,不在乎钱财与家境。贫穷到一年只有两套衣服可穿,身上满是补丁,甚至去垃圾堆里捡菜,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养老金捐给那些贫苦的孩子供他们上学,这些孩子就是他的精神支柱。他让世界充满了爱。

刘盛兰,它是祖国花朵的陪衬,一生甘当绿叶,从枝头的挺立,从叶脉的延续,从落叶的奉献……所有一切都是在诠释对于生命的绿意。

有道是,幽径无人独自芳。人间大爱,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热门推荐
1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2井蛙成因
3黄豆观察日记
4动物园一日游
5有一种声音
6史家之绝唱——《史记》
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风雨中
9游青海湖
10简单与复杂
11时间
12有风吹过
13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14蚂蚁的观察日记
15给初中老师的一封信
16搞笑的同学
17走进传统文化
18猪八戒办学续写
19我爱我的家
20奇怪的表弟
21记事的作文
22
23我的痴迷症
24她真美
25难忘的一句话
26读书百味
27难忘的一句话
28我最不喜欢奶奶
29小鬼当家
30让墨香留在纸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