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泉映月的作文

【篇一:一蓑烟雨任平生】

徽宋四年,大赦天下,年逾花甲的千古大才子苏轼得以北归,于途中最后一次经杭州、泛舟西湖,漫步于自己亲自主持修筑的苏堤之上。不久,他于归途中病逝常州。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嘉佑二年,年仅二十的苏轼赴京赶考,一鸣惊人,仅因主考官欧阳修为避嫌而跌为榜眼。不久他便受到朝廷任命,入仕三品,创下百年第一。此时的他正值少年意气风发之时,却因反对宰相王安石的新法而遭朝野排挤,还险些酿成大祸。

乌台诗案的轩然大波未曾丝毫减弱他对人生的热情,被贬黄州后,他数次与友于赤壁山观景,“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情壮志,皆激荡于文字之间。

数月后他转至杭州,调十余万人力以湖中沉积之泥沙筑成苏堤,贯通西湖两畔,并建三泉映月为纪念。不久东山再起,却又因不满新党执政之腐败一再遭贬,仕途已至雷锋夕照之时,人生的“苏堤春晓”早已不再。

但他的心中从未心灰意冷过。在荒凉偏僻、人迹罕见的惠州,他却能“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一路品尽天下美食,创造了无数菜品,留下繁星闪耀的诗作。

当暮色降临,在微风下轻轻荡漾的西湖被宁寂笼罩,苏东坡则在一叶扁舟中独自渡海,前往自己最后的目的地—儋州。在高悬的明月下,他立下了最后的誓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断桥残雪透尽了凛冬的凄凉,却丝毫无法掩盖西湖楚楚动人的美丽。苏轼也是如此。官场无尽的失意从未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也无法掩盖他横溢的才华。他曾对自己坎坷的一生有过十二字的总结:问吾生平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热门推荐
1体育老师
2多彩人生
3寻找生活中的7
4师之目光
5我的教师梦
6成长的蜕变
7阅读最长情的陪伴
8梅花
9做饼干
10我是一颗石头
11我的家乡
12中国梦·我的梦
13发光的瞬间
14写发糕的作文
15那一刻我感到了温暖
16那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17童年趣事
18家乡的小河
19我有一个梦想
20中秋赏月
21展望新学期作文
22人在旅途
23秋之歌
24萤火虫身上的一点微光
25爱打扮的妈妈
26最吸引我的香涛公园
27我的妈妈是侦探
28享受过程,也是一种成功
29微风吹进我家
30我的季节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