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碎取的作文

【篇一:以碎取整】

现在“碎片化”一词越发地常见: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生活等等。在报纸、杂志和各类文章中,关于“碎片化”的讨论也越来越多,那么何为“碎片化”,为什么会出现“碎片化”,“碎片化”究竟是利是弊,我们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又应该如何达成目标呢?

字面上,“碎片化”是指将整块的事物分割为一个一个的碎片进行,如:将一本书籍分在十天或二十天阅读完毕,而非花一整天的时间进行全本的阅读,这就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与原先用大段的时间进行一样事物的完成不同,碎片化的处理方式将时间和事物都加以切割,变成一块块小的片段进行完成,与整体化的处理方式相比,碎片化的处理方式整体延续的时间更长,但是各个时间段相对而言变得更加灵活自由。在现在较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很难挤出大段的时间完成某一个事件,尤其是在学习、工作之余的时间,所以碎片化是人们在主业之外时间安排的较普遍的方法。

其实,从古至今都有“碎片化”的情况存在,古人在农余之时进行学习应该也是一种碎片化学习的行为,现代人因为各种通讯设备、媒体和科技的发展,接触的事物也随之增加,随着接触面变得更加广阔,人们每天需要解决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整块的时间就不得不分成碎片进行分配,碎片化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对时间的充分利用。

但是,碎片化的分配方式同时也意味着一件事情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并且每一段的完成时间之间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仍以阅读为例: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虽然会把一件很厚的书籍分配到很多天,每一天的任务并不艰巨,可能只需要二十分钟,但是当最后一本书读完,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可能前几天的内容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印象,整体上已经不能够联结起来、融会贯通,在这种情况下碎片化带来的就是一种对于事物的过度划分以至于每一个碎片已经无法进行完整地拼接,这是一种对于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虽然表面上任务已经完成了,但实际上事物的作用与效果已经在过度的碎片化中分割殆尽。

为了防止过度分割使得事物和事件都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在进行碎片化时考虑持续时间的长短,如果时间过长可能就会导致时间浪费的现象出现,并且,对于某些需要一次性完成或者容易产生浪费现象的事物,我们应该采取整体化的方式处理。

碎片化固然是时代进步中人们生活的时间分配趋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碎片化所带来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自己的行事计划,做到既能够充分的利用时间,又不会使得时间失去其整体化时的效果。

热门推荐
1湘乡下雪的冬天
2春天的踪迹
3母爱如水
4我愿与孤独相伴
5憧憬主题学生写作
6一路担当,一路果香
7不要随地吐痰
8回忆我的童年
9别样的精彩
10神奇的大自然
11东风为我来
12来自世界的“礼物”
13发生在公园里的一件事
14蛋糕的诱惑
15共享单车的“利”与“弊”
16最容易走的路最好走吗?——读《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有感
17春意
18我的自画像
19星光下的感悟让我回味无穷
20老师,谢谢你
21家乡的作文
22细节决定成败
23我是电脑控
24我的班主任
25阵阵绿意,片片红心
26道德的作文
27健步如飞的小蜗牛
28童年趣事
29我和妹妹给大人指路
30黄牛招待客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