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缺衣少的作文

【篇一:看图作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开始了大举侵略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照片上体现的是1937年8月26日,日本侵略者准备炸上海火车站。大家都在逃难,一位父亲和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小男孩准备搭车去一个安全的地方。但是这时,一个炸弹突然从天上落了下来,炸弹炸死了父亲和母亲,幸运的是,小男孩没有死。小男孩坐在地上哇哇地大哭,但是人们都在各自的逃命,有谁会去帮助和注意到这个孩子呢?

炸弹所到之处,浓烟滚滚,车站顷刻间成为废墟,人们四散逃命,有很多的人被炸死,血肉模糊地躺在那里,车站也几乎被夷为平地。那个小男孩仍在那里哭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他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父母,在那个缺衣少穿的战争年代里,不知道他是否活了下来?我真希望他能够活着。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比起那些战争时代的孩子,我们又是多么的幸福啊!希望我们这一代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来自作文吧zUOwENbA.net

【篇二:石壕吏扩写】

傍晚,天气有些凉,周围见不到人影,到处一片荒芜。一位中年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走在风吹尘起的小路上,他已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前面出现一个村落,远远的看见村口竖着一块破烂不堪的牌子,走近一看,上面的红漆基本都脱落了,但还能隐约看出上面写着“石壕村”三个字。这依稀可辨的字迹矗立村口,似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往这里历经的一切,也好像要控诉战争带给它的伤害。

诗人若有所思地站立了一会儿,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摇摇头继续向村里走去。

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正欲叫门想借宿一晚,忽然看见两个来征兵的差役,他们提棍跨刀,面目狰狞,边走边叫喊,正挨家挨户地在搜人。屋里的老头听见动静,悄悄地起身溜到自家后墙,翻过长满青苔的土墙逃走了。估摸着老头子逃远了,老妇人才去开门。

满头白发、一副病态的老妇人用粗糙的双手打开破落的柴门,走出门外,还未站稳,等得不耐烦的两个差役厉声怒吼:“怎么才开门?你家男人呢?”本就心慌的老妇人更加胆战心惊了,一边抹眼泪,一边吞吞吐吐地低声说:“家里没有男人了。我三个儿子都被抓去戍守边疆了,前些日子一个儿子捎信告之,我的另两个儿子都战死了……”还没等老妇说完,差役就抢话说:“家中还有其他人吗?”老妇顿了一下说:“家中没有其他人了,我们能活命已是庆幸,死去的人再也活不过来了。”正说着,忽然从屋中传来“哇哇”的婴儿的啼哭声,两个差役一惊,互相看了看,就欲闯进屋去。老妇人连忙解释到:“这是我那正在吃奶的小孙儿,因为要吃奶,她的母亲还没有离开。因为缺衣少穿,儿媳进出没有完整的衣服,不方便与人相见,还请两位差人不要进去。”两个差役互相递了个眼色,就没有硬闯。他们接着说:“没有了男丁,但每家必须出一人去服役。”老妇人回头看向屋内,想了一会儿,带着哭腔说:“老妇虽年迈体弱,但做做饭还是可以的,那我跟你们走吧。”有人去服役,他们也可交差,两个差役就带着老妇人离开了。

月上柳梢,夜渐渐深了,听不到说话声了,隐约能听到儿媳继继续续的哭泣声,对她来说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半夜不知老翁何时归家来,天亮了诗人要登程赶路,只能与老翁告别。老头也不知与诗人说些什么,只是低垂着脸,辛酸与无奈写满脸上。望着诗人离去的背影,老翁默默地转身关门进屋,世界一片安静,死气沉沉。

热门推荐
1乡村童年
2考试前的烦恼
3春游
4科技的魅力
5坚持
6我们球队的女汉子
7真的不一样
8《我害怕》诗歌
9老师,谢谢您
10中考满分作文
11家乡的石城
12我家的一张旧照片
13感悟生命
14至少还有你
15小鬼当家
16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7一件特别的礼物
18怎样学好上册语文作文
19我爱荷花
20游玩灰汤“华天”
21军训
22我长大了
23挫折
24我最敬佩的人
25网格员的一天
26有书的童年不寂寞
27军训日记第二天
28我爱读书
29我的家乡厦门
30秋天的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