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被滥用的创新精神】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有创新。创新是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制胜法宝。因此,社会上鼓励创新的氛围渐渐形成。但是也有不少商家把“优胜劣汰”的原则倒过来,开始在伪劣品上打起了创新的主义。
有很多生产牛奶的大企业为了提高牛奶蛋白质的含量,竟拿着一条条生命做赌注,在奶粉里掺加三聚氰胺,使得许多婴儿饮用这种奶粉之后患双肾结石。婴儿的生命不是拿来当赌注的。记者电话采访某负责人时,他说:“别人都掺假,成本随之降低,市场上卖的价格也随之降低,如果我们不掺假,市场价格就下不去,顾客们当然愿意买便宜的,我们收入大大降低,整个企业资金周转不过来,所以我们被迫掺假。”更有甚者说:“如果这次三聚氰胺不爆发,这个方法还会沿用很多年。”这些负责人的话让我们听了之后感到很惊讶,他们明明知道是在作假,可还是大胆的掺假,这应该就是他们被迫的“创新”吧!
有许多网吧为了吸引顾客,推出了“代替学生写作业”的服务内容,还仿冒家长签名。这些办法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它们违犯了法律,教唆少年学生做坏事。这些“创新网吧”虽然做到了创新,但是他们不知道在这些举措中,一次次踩响了法律给他们设的“地雷”。这样下去,经营者会赚取大量银子,但是一大批少年会毁掉,一大批家长会痛苦。
我们都说“生于创新,死于守旧”,在遵循合法的前提下创新,则生,则立,则兴;在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创新”,则亡,则废,则衰。如果创新被滥用,我们看到的就不止三鹿奶粉,黑网吧,可能是一个个大企业走向灭亡,整个世界走到尽头!
所以,警惕吧!不要再因为眼前的小利而滥用创新!
【篇二:为这条说说点个赞!】
“别滥用了自己最能拼的年纪成天无所事事……”
在这个寻常而又并非寻常的午后,我熟练地翻看着空间里那些“触目人心”的话,我总觉得我的日常生活只不过如此罢了,每一天,机械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平淡无奇,我的时间也都是这样在这匆匆时光中流逝的……
转发,点赞,留言,看着伙伴们发的说说,即便我对她们写的说说都不感冒,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想只有这些无聊的事情适合我吧……“别滥用了自己最能拼的年纪成天无所事事。”直到我看到这条说说,我迟钝了一会儿,忽然感觉她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我想,也是她是在经历过一件事后发出的感叹,也许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但我发现它对我的触动是那么地深……
记得我小时候,是那么天真,可爱,乖巧,小手牵着妈妈的大手,一蹦一跳的往前走;看着哥哥姐姐带着的鲜艳的红领巾迎风飘扬,小小的手攥紧发誓长大以后也一定要好好学习,戴上红领巾做一名少先队员;看到白胡子老爷爷在做糖画,忍不住拽着妈妈的衣角,也想要买,看着那黄得透明的,甜晶晶的糖画,也下定决心长大后做艺术家,也画这么好看的糖画,做给我最爱的人吃,看到中国那一个个雄伟的建筑,心中又矗立起一个: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做一个伟大的建筑师的梦想……小时候的我是那么地天真,那么有理想,即便也许将来不会实现,但至少已经在“梦”里实现过了。
再看看现在的我,整天萎靡不振,只想着这些纯粹是伤眼睛的电子产品:如何提高等级;如何提高关注率;如何装扮得更炫酷……只想着如何熬过度日如年的课程;怎样写作业来糊弄老师;怎样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逃避魔鬼体育课……
我发现生活没变,家人对我的爱没变,但是我变了,变得不真实了,不是以前那个天真无邪,有着远大理想的女孩了,反而变得越来越可怕了。好像时光倒流了,把我和小时候掉包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会变得这样?仔细这样也好,让我彻底领悟了,让我能够有改变自己的机会,我绝对不能滥用了我现在这样最能拼的年纪,我相信我不比别人差,只要我努力,那就会获得成功之门的钥匙,打开成功之门!加油吧!奋斗吧!奔跑吧!小妮子!
说到这里,我特别感谢这条说说说,哦,不,是写这条说说的人,是她,让我彻底醒悟了,年轻旺盛的时机是不能够荒废的,我真心在这里为你和这条说说点个赞!
【篇三:手机里的“温柔陷阱”】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的出世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手机让人们能无忧无虑地沟通,智能手机的出现更让人们对这个三寸长的小玩意儿爱不释手。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手机的“温柔陷阱”。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发现有事没事看手机的人无处不在,银行、饭馆、公交车上……他们难道不知道有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故,就是因此而发生的吗?有一次,我过马路,眼见一个大哥哥横穿马路时低头看着手机,心思完全在手机上,这时,一个快递小哥骑着摩托车飞驰而过,可想而知,大哥哥被撞倒了,头被擦伤了,手也划出了一条口子。看,在不该看手机的时候看手机多危险啊!
既然滥用手机有那么多弊端,我们就来一一列举吧!儿童看手机,小小的年龄就受到屏幕辐射的伤害,带上眼镜,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青少年看手机,攀比成风,一到课间就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影响学业,后果不堪设想;年轻人玩手机,不务正业,那就是“课本掉进水缸里——失业”啦!
当然,手机也是有很多优点的,通话、照相、查找资料、传输文件等等,尽管“样样精通”,但还是“陷阱重重”。
看来,如何使用手机,利用手机,如何做到“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已迫在眉睫。我认为首先,政府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网络课堂、宣传板等,广而告之滥用手机的危害;其次,家长要配合学校,阻止手机进课堂;还有,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学校和家长可以多途径正确引导,让滥用手机的危害深入人心。
小朋友们,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新年来到了,我们可以学会用手机向老师、长辈问候,但不要留恋手机的花花世界,贪玩于手机游戏或网红APP,危害太多啦!大家请记住,手机是个“多面手”,我们要好好利用,不要陷入它的“温柔陷阱”,让我们共同迈入一个健康、祥和、科技的新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