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光影的旋律】
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事物都是那么独特。时光不停流逝,我们与万物同流逝,一切都是瞬间。正是短暂才有了珍惜与美好,才更让人心怀向往。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我们生活在自然中,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我站在黄昏的风里,静静地思考,月亮微微空出头来,静静地升上绛紫色的天空。四周?无人声,只给月留下了清丽的好天地。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景,在不同人眼里也不同,景是光与影的组合,是变幻着的旋律。一个事物要有独特之处才能让人怀念。我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景,我怀念的是操场上的那棵苍翠的大树以及焕发勃勃生机的树叶与那片泛着细密波纹的湖水。湖边是柳树,春风里将身影倒映水中。
在平常无暇观赏的人的眼中,只道是寻常。我站在树下,注视着树,更准确的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翠绿树冠。而今,它泛着美丽的色彩,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从树那皱纹满布的面容上可知其历史的久远,但它的生命气息在周围弥散,在鼻尖跳动,一派生机。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它默默等待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牙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春天来了,万木吐翠了,陈叶却早已化作泥土了。在夏天,鸣蝉在树的浓荫下长啸。当第一场秋风降临后,那啾啾蝉鸣变成了凄楚的哀吟。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为寂静的秋夜增添了不少雅趣。
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到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隐者。我们与自然如此亲近,应谦虚看待自然和风景。谦虚算得上是水的本质了,湖也是水的另一种体现,它的一举一动都诠释着谦虚。它平缓流动,与世无争。对于水,有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想其不争。伫立湖边,看着湖面上那细密的波纹浮动,是那么安静和谐,湖不大,没有震耳欲聋的涛声,但却有了那份寂静灵动。看着清幽的水律动,你看被那至静的水融化了,仿佛天地中只剩下这水。在湖边,影子与柳一同倒映在水面,水中是那千万发丝般柳条的倒影,在风中起舞。
景是一曲变幻的音乐,拥有光影的旋律,总有一处拨动你的心弦。一花一木皆是景,可待你的用心领会。
【篇二:我的理想】
理想是一颗流星,在黑夜中带着光芒将前方照亮;理想是一条溪流,在曲折中带着清脆歌声朝海洋流淌;理想是一粒幼牙,在坚硬土壤中带着一丝微薄生机向参天大树生长;理想是一丝火焰,在绝迹中带着滚烫朝远方蔓延燃放……每个人都承载着自己的理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挫折还是困难,这份追梦的执着都不曾改变。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位作家,这个理想是在很早以前便从我的心底萌发。为什么呢?听我细细描述吧!
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读书,书中的美好情节与优美语句使我的心灵得到熏陶,就在那时我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书也开阔了我的思维,让我能把一些普通的东西想象成神奇的事物。那时候,我就曾幻想到:要是我能够成为一名作家,写下一句句精炼的话语与色彩绚丽的文章,并创造一本本内容美好的书籍,该多好啊!
正因为有了这种想法与目标,我才有了前进的动力,我的读书偏好是古风玄幻,但我明白,这对写作虽有一定好处,但对于写作的提升并不那么广泛明显,所以除了在读自己偏爱的课外书箱时,我也在吮吸着叙事小说、作文书、动物小说等多方面知识,从而使自身写作达到多方面进步。
不过,读书固然对写作有益处,但是学好每门功课的作用才更为重要。尤其是语言知识,不仅要学会更透彻的了解文章,还要学会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表达方法以及积累文学必要的修辞手法,而且要学会课文不同的句式,并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用结合,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我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渐渐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在这样的方式中,我也在渐渐成长,一旦我有些困倦时,想到我将来若能成为作家,用优美的文章使读者有了感悟、有了对文学的一定兴趣,我就会泛起一丝微笑,咬紧牙继续投身到实现梦想的努力与拼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