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蜀的作文

【篇一:庸才不是一个贬义词】

“颇思蜀否?”“此间乐,不思蜀。”此间乐?不,思蜀也。

刘阿斗,多亏了罗贯中这位大才子,他出名了。他在中国历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扮演着最出名的昏庸无能的角色,一辈子倚靠着他的相父。可他在位41年,难道就一无是处吗?

历来的末代君王,要么是不懂事的孩子,要么是无道暴君:横征暴敛、政治腐化。可刘禅不是这样。他没有与他的相父争权,保持住了领导集团的稳定,深谙“君臣不和,必有内变”之理,“造福”了百姓。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时,也认为那所谓的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很聪明。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祎主管军事,让两人相互制衡。制衡之术乃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必需掌控的治国之道,刘禅会这点,他便不是昏君,不是庸才。

当刘禅生活开始渐渐腐化时,周谯和董允上疏劝谏,他如高纬(南北朝时期北齐后主)一般动刀子了,在诸葛亮去世后,他还能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单凭这一点,他刘禅就并非史书评论中的那样昏庸。

公元263年,魏国的三路大兵兵临城下,蜀国的火焰燃到了尽头。刘禅降了。这是懦弱吗?这不是庸才吗?是的,他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先父和相父的在天之灵。可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自己的子民,守护这个江山!魏国不是外邦,不像宋朝的崖山之战后,大宋乃至整个汉族都将面临灭国甚至灭族的危险!“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可有谁听过,“三国之后再无汉家”?刘禅,这个君王有自己要守护的子民,要守护的江山。江山、王土都是死物,百姓是活生生的人啊,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比起生命来,那些所谓的愧疚,所要背负的罪名又算得了什么?这个“庸才”,却因“平庸”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这庸才,不是谁都当得起的!

甚至于,我认为他在降魏期间,也定然不会真如史书上所说的:乐不思蜀。他是通过高超的伪装让司马昭放松警惕,明哲保身。人非顽石,每当阿斗想起曾在蜀地的日子,先父的英灵,又会有多少次因思蜀,而潸然泪下呢?

“我们只需要看清头顶的这片苍天就够了。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说吧,为了百姓,我所做的一切都值得。”那个已经苍老的孩子,坐在山珍海味,美女妖娆中,无法被“看见”。当他举杯掩面时,快速地擦去了眼角的那一滴泪珠。

乐?

不,思蜀也。

热门推荐
1时念悠悠
2那抺微笑
3向往击剑
4真没想到
5丝丝春雨
6美丽的校园一角
7不长大该多好
8我敬佩的一个人
9牵牛花
10乐在“棋”中
11告别,迎接初三学生作文
12我的妈妈作文
13我的奇思妙想
14为爱等待
15《新春贺》诗歌
16花生大战
17结构化思维
18我最敬佩的人
19学跳舞
20给垃圾找“家”
21我与书的故事
22生命
23因为亲近所以美好的
24时光匆匆
25忘不了那双眼睛
26一件事带给我的启示
27童年的回忆
28一道题
29花隐笑靥
30有爱就有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