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节吃粽子】
前几天,我过了一个开心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被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它的叫法有二十多个:如端阳节、龙舟节、屈原日、女儿节等等。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包粽子和划龙舟是普遍习俗,不同的地方还有挂菖蒲、喝雄黄酒、放风筝等习俗。端午节有一个来历,就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江自尽。百姓们怕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就把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品种有很多,有肉粽、白粽、蜜枣粽、蛋黄粽等等,我最喜欢吃的粽子是肉粽。你们没想到吧,我妈妈也会包粽子。妈妈先把糯米和咸肉混在一起,再倒点酱油,放点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妈妈拿起两片长长的粽叶,弄成一个圆锥形,把糯米填进椎体里面,再用绳子捆紧。妈妈说,在这时候要注意一点,米不能装得太满,不然煮的时候会撑破的。妈妈用这种方法快速包了两大锅粽子,直接放在高压锅里煮。没过多久,粽香和肉香飘荡开来,我仿佛身处粽子的世界里,不停地咽口水。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剥开粽叶,咬伤=上一大口。粽子又香又糯,美味无比,邻居们都被这香味吸引过来了。
端午节不光是玩耍、品尝美食,其实更需要的是家人团聚,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篇二:不一样的端午节】
在杭州过端午节,跟我们老家湖北一样又不一样。包粽子、吃粽子、挂菖蒲、插艾蒿、赛龙舟是一样的。端午节这几天,到街上去走一走,到处可以看到买粽子和卖粽子的人,空气中飘着粽子的清香味,路上的行人手上都拎着一串串形状不一的粽子。
不一样的是杭州的端午节要吃“五黄”。“五黄”是什么呢?开始我以为是五种黄色的颜料,后来才知道这是杭州人端午节喜欢吃的五种食物。端午节这天,杭州人要吃黄鱼、黄瓜、咸蛋黄、黄鳝和黄酒,来驱虫辟邪,一家人聚在一起过节。
我的老家湖北每年的端午节都要举行赛龙舟比赛,但是在杭州只能从电视里看看,这是端午节的一个遗憾。但妈妈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湖北老乡屈原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在怀念屈原,从此就有了吃粽子和龙舟竞渡的风俗。听到这些,我感到很自豪。
今年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之外,我还去体验了击剑运动。教练告诉我击剑运动的由来,以及花剑、佩剑和重剑的不同,我还上场和教练PK了呢,感受了这种运动的快乐!
我过了一个中西合璧、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端午节!
【篇三:民俗风情让我懂得了欣赏古人】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等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压邪。当端午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时,我再次感受到了伟大的诗人——屈原的魅力。
他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被奸臣所害而放逐。他在放逐的路上写下了传世之作《离骚》。虽然命运坎坷,但他有一身正气,至今被后人所传颂。
我九岁那年,过端午节时一边吃着粽子一边问爸爸:“为什么过端午节呀?”爸爸笑着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屈原这个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有空就查资料,翻阅了许多的书籍,对他的认识也逐步逐步增加。我读了他写的《离骚》,他写到“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梅;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屈原宁死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和对心中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无怨无悔,即使前方的道路困难重重,也无法改变他心中的理想。当时楚怀王不辨忠良将他流放,使他满腹的才华被埋没不说,美丽的家园也即将毁灭。理智是冰冷的慰籍,满腔热血的他毅然选择离去,他来到泊罗江边,感慨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说罢,纵身一跃。他用他的生命来表达对楚国的爱、对人民的爱,这种爱如江水,是无尽的,他用他的骨气向世人证明他的不屈。
转眼千年已过,他的身躯虽已不在,但是他的灵魂依旧在泊罗江上,他的品格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他的壮烈、他的爱国,被后人传颂,他的死是另一种重生,他将永远感召着我们。
人们认为屈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民俗风情让我认识了屈原,民俗风情让我赞美、欣赏、敬佩屈原。古代的人物虽然离我们很远,但他们的正气、才气引领后人、感染后人。让我们从民俗风情中走近他们,在民俗风情中提升自己,他们将在华夏大地上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