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万千世界,岁月乡愁】
古往今来,春来冬去,无数喧闹与繁华,静谧与阑珊,无论都市的中心,还是乡间的田野,美食那独特的气息总弥漫在夜里,与四季的风混杂,勾起不尽的回味,忆起独特的乡愁。
随着记忆中熟悉的声音响起,刀刃与砧板的摩擦,食材与油火的碰撞,眼前的一切不止亲睹亲历,更是生动在荧幕里。《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明白,中国文化不止体现在中国字,中国史,更融在一碗一筷的美食中,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我原本以为《舌尖3》延续了前两季的风格,没想到大相径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集《器》。我认为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用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防身用的武器和烹饪用的炊具。从最基础的刀、锅、碗、筷、勺,到逐渐系统的砧、铲等等。
正如片中所说:“有生命的器物,创造着有生命的饮食。”历经三万六千次捶打的铁锅,涅槃重生的它,在厨艺高超的厨师手中,经过万千火的考验,令无数道美食呈现。
美食,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有时更作为一种神圣的仪式,一日又一日的重演;作为寄相思的佳品,常常是将进酒,杯莫停,三杯又三杯;他既是物质上不可缺的必备,又是精神上最能寄托的。一份美食,辗转万里,其中的酸甜苦辣,更是生活中的五味杂陈。
家乡的美食,作为每个思乡者的心结,紧紧地系在内心深处。小时候,总觉得外面的才是最好的,什么都想到外面去尝尝。而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才逐渐懂得,家的味道,早已烙印在灵魂深处,不论经历多少辗转,不论身在何地。
当黑夜代替白天降临,当月亮代替太阳升起,当炊烟袅袅飘满大地,万千世界,唯有美食与爱值得永远铭记。
【篇二:炒菜难,难于上青天】
我这人,总是笨手笨脚的。要说炒菜这事,说来容易做着难,对于我啊,那可是难上加难了!
今天做的菜,听起来极为简单,只有一小碗白菜汤和煎蛋一块儿。不过,对我这盐与糖都分不清的“菜盲”来说,还真极有挑战性!但美食的诱惑是吃货永生不得抗拒的。所以,我爽快地当了一回私人厨师。
翻开冰箱,从不计其数的蛋中挑出一颗,倒使我有些眼花缭乱了,不管了,随手抓出一颗,便猛地一敲,碎了一地,满手溅着蛋液不说,而且——这竟然是个“臭蛋”!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来自母鸡的诅咒吗?
忙了大斗会儿,才手忙脚乱地把蛋倒入锅中。接下来呢?对,放盐!慌乱中手一抖,身一晃,完了!盐足足倒下了近半瓶。我赶紧用汤勺一钩,“食盐风波”这才结束。
开火,用力拧动开关。怎么没有火?我又用力转着,可火苗一点儿也不想起床,它正安稳地睡着呢!终于,经妈妈玉手一指,我才悟得真经——煤气还没打开。
“啊!救命啊!”我哭喊娘、抱头鼠窜。太可怕了!邪恶的油火与疯狂的蛋汁飞溅出来,露出狰狞的笑容,侵蚀着我的皮肤。那种终生难忘的感觉如同坠入十八层地狱,太难受了!“醒醒!”妈妈拍打着我。地狱不见了,原来刚才只是想象。呼,吓坏了!以后再也不敢幻想了!
鸡蛋完工,便是白菜汤了。把水和菜一同放放锅中煮。锅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如恶魔在咆哮。我忍不住了,跑出厨房,这才发现世界真美妙、清静!我有些疲倦,倒头便睡……
一瞬间,我惊醒了。厨房发出响彻云霄的“怒吼”,我这才想起要煮白菜,连心跑上前去。可已晚了,水都煮干了,成为干白菜了!
我哭笑不得,吃着自己的成果。啊!真希望下次不要再这么马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