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滴滴打车】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社会的推动,科技的发展,新型行业层出不穷。这不,老爸也成了时尚达人,加入新的行业之中。
今年暑假老爸买了一辆车,注册滴滴打车。所谓“滴滴打车”,就是下载一个滴滴出行的软件。滴滴出行是中国知名的一款免费打车平台,称为手机“打车神器”。
记得一个周末的早晨,老爸还在刷牙、洗脸,我好奇的拿着他的手机捣鼓着。突然听见“接单啦!”我还没听完预约的地点,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按了抢单,“抢单成功”。老爸这才反应过来。不一会儿,预约的乘客就打电话联系了他。老爸连早点都顾不上吃就去挣钱了。
晚上,老爸回到家说:“宝贝女儿,谢谢你早晨给我接了跑毛坦厂的单,但是你不应该没听完预约地点,就慌着去抢。”“你不抢,就被别人抢走了。先下手为强,抢到手后不行再取消订单。”我反驳道。爸爸意味深长的说:“孩子,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诚信。我希望你长大以后,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把这两个字牢记心里……”
【篇二:哈佛凌晨四点半假鸡汤】
《哈佛凌晨四点半》虽然描述的只是一个假象,却被人们在网上疯转,使哈佛大学变成了一所学生起早贪黑,几近彻夜苦读寒窗的类似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的励志学府。
如此“苦大仇深”,恨不得一天24小时能用作48小时来学习的场面,之所以能被人们深信热捧,极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背景——不是衡水,也不是毛坦厂,而是世界顶尖大学、上流精英的摇篮——哈佛。
在大多数人眼中,它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在人们看来,能去到哈佛大学的学生,都会使那些愿意舍弃睡觉、吃饭、娱乐时间,而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花在书海中的人。由此,哈佛大学凌晨四点半坐满学生的图书馆场景,便被轻易相信了。
《哈佛凌晨四点半》虽然不真实,最多算得上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但也确确实实让那些正值青春最美年华,却只知道成天打打王者、追追剧、逛逛街、聊聊天的佛系青年,看到了处在同样竞争激烈的社会,拥有同样花季的别人,是怎样拼搏,怎样用汗水来争取那属于自己、而不属于别人的美好未来的。若这掺了不少水的假鸡汤,真能唤醒那些平庸之辈的麻木心灵,便也是好的。
鸡汤再假,既然能被疯转到如此程度,也必然有其无可非议的作用。这样的鸡汤为什么在中国火爆?为什么不是在西方?又为什么中国的学子特别为之痴迷?无庸置疑,是源于中国现阶段的教育状况——竞争极为激烈,高考更是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绩平庸的学生,在家长、老师的鞭促下,顶着压力,逆流向前;成绩优异的学生更是一刻也不敢松懈,独怕给自己喘口气的时间又比别人少刷了一道题,少拿了一些分。
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中,人们不得不给自己寻找精神粮食,好在自己感到疲倦、劳累之时,看看别人努力的模样,再重新找回动力,快马加鞭,《哈佛凌晨四点半》便是一款极佳的精神饮料,干了它并学习书中所描述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便有了努力便能有所成就的动力。
《哈佛凌晨四点半》无论真假,它都给了中国学生不少的精神能量。何必追究其真假?尚且带着它给我们的力量,在追梦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