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清风徐来传统犹存】
《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这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我们永远在时代的夹缝里徘徊,仿佛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不论生活在哪个时代,那汇聚无数匠心的传统风韵,清风徐来,尚且存在。
曾几何时,缘分成了一条神奇的河流,让今人和古人,可以在书里相逢,梦里相知。即使江山无数次更迭,那传统文化的赏心悦目,仍需存在于世人心中。
念传统,繁华竞开。面塑艺人,“只为谋生,含泪走四方”是对手艺的传承。徽派建筑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汉族风俗文化之精华的风格独特,令中外叹服。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感受那黄土大地永不熄灭的精神之光。三百六十行,匠心独具。传统是财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滋养着人们向上的渴望。
唐风宋雨之魂,风韵无限。那遥远的唐宋已被如流的光阴,封存在古老的岁月里,过往的喧嚣与繁华,都已岑寂,诗庄而词媚的传统,却得以长存。“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李世民的君主气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李商隐的迷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的孤独。“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苏轼的旷达。诗词歌赋,在世人心中落下烙印。
迁客骚人会于山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地唯我自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文人墨客,今生所愿,放下执念,清白一世。这是文化的魅力,何来理由舍弃它呢?行走于唐宋的你我,连做个过客也不能。穿透千年尘封的往事,驻传统之魂于心间。
如今时代固然繁华,只是别忘了对已逝岁月的追忆。谭维维与华阴老腔一众老大爷表演的《华阴老腔一声吼》引起无数人的共鸣。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传统文化流淌在百姓的血液中。谭维维宽域高昂的领腔,把黄土高坡和西北大地的豪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唤起无数人对传统的追思。是了,时代变迁,清风徐来,传统犹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如是说过。只是,在时代潮流的发展中别忘了传统文化,那承载着一代人的智慧。“人间四月天”的奇女子林徽因,感受过康桥的微波,看过海德公园的湖水,却仍每天阅读诗集,有着东方女性的温文尔雅。这是传统所在。
月下花间,一壶清酒,一梦到长安,醒月落乌啼,江枫渔火,清风徐来,传统犹存。
【篇二:如果有来生】
来生,对人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语,大多数人都认为度过完这生就会安然地死去,再也没有来生。可幻想是无穷无尽的,在一个怎么也睡不着的深夜,我便开始想象来生。
来生,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好好地长大,回报祖国、回报父母。来生,我还想生在中国,中国对于我来说就相当于第二个妈妈,与我有斩不断的羁绊,我希望这几生都托付在这个美好的祖国之中,在中国的温暖怀抱中安然地长大,然后实现自己的价值。来生,我还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不让烦恼和离别的伤痛左右住自己,不让自己笼罩在黑暗的阴霾之中,我要驱散这可恶的黑暗,让光明永远降临、笼罩在我的心头,像耀眼的太阳一样永伴着我度过一生。帮助别人,做好事,很多人说得到可做不到,在下一世我要好好地去帮助别人,积攒着每一个别人感激的笑容,自己也会发自内心地开心起来。做好事,没有那么难,仅仅是给予他们一点点的温暖,不仅他们会感到感激,你自己也会十分快乐。
听过谭维维的《如果有来生》吗?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做一个真实、快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