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蛰伏以待春】
学友小芹常用的口头禅:“你想蛰伏吗?”听多了,我就对“蛰伏”进行考据。《现代汉语词典》:“蛰伏”,1、动物冬眠。2、指人蛰居。该词本义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也比喻人或者事物、事件隐藏不露面。
啊!小芹的用意,我懂了:而今浮躁让一些人的内心变得没有耐心与肤浅,听不得复杂冗长的故事,不愿意听更多的解释,不愿意了解事情的真相,便跟风起哄妄下结论,她的潜台词是想说动物能蛰伏,人怎能不会蛰伏呢!
说起动物的蛰伏,我首推蝉。它在黑暗地底下蛰伏四年,做了四年的苦工,等到爬到地面上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在日光中的歌唱,只有五个星期生命周期。蛰伏四年,用响亮的声音歌唱一个多月的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因此,古代墨客骚人认为蝉在蛰伏中餐风饮露,是在等待夏日的欢乐歌唱。蝉的积聚能量,等待机会破土而出,是高洁的象征。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都是对蝉蛰伏的礼赞!
有人总不相信,量变的蛰伏会发生质变;人们总是相信,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传奇。可传奇人物乔小刀九年的蛰伏,由一个电焊工,又做过印刷工,还在北京流浪,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就睡在公司里,终于成为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创意师、手工狂、丝网印刷专家、杂志主编等多重身份的百工之大师。
乔大师的蛰伏是等待和煦的阳光,在阳光来临时欢唱;是等待秋风暖阳,赢来硕果的甜蜜;我们初三的学生等待什么?等到中考的冲刺!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每500年重生一次。在那一刻,凤凰会尽最大的力量,带着人世间的苦难和仇恨,自焚为灰烬,再从灰烬中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这是极致的痛,极致的勇气,以生命的终结换来祥和和幸福。500年的等待在燃烧的那一刻,有了极致的意义。蛰伏为了什么?等待春天的到来!
蛰伏以待春。 “Tomorrow isanother day!”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无论多苦,多累,时刻准备着。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蛰伏”之中。
【篇二:我与同学赛唐诗】
我们的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背诵唐诗宋词,以前我总觉得诗词是很枯燥的东西,很难把它学好。随着在班级中开展的系列活动:每日一诗、比一比赛一赛、唐诗宋词朗诵赛、古诗文表演赛……我对诗词不再觉得枯燥乏味,读着每一首诗词,我的眼前总能浮现出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
瞧:我摇头晃脑地又开始朗诵起唐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桌一听,侧着身子跟我说:“又在朗诵唐诗了,我看你也就那么几句,怎样?我们来比比!”我马上回道:“比就比,谁怕谁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落比邻。”我不慌不忙地背了起来。同桌见状,马上接了上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我见他能背得那么完整,不禁暗暗佩服。但我也不甘落后,心想来个高难度的,偏一点的,看你怎么着:“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这可是著名诗人骆宾王的诗句,谅你也接不上来,我心想。可没想到,他略一犹豫,马上接口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踪影,来对白头呤。露重难飞进,风多晌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初唐律诗中的精工凝练的名作,他竟然能对答如流。我想,这样下去,我肯定得输,于是我改变了策略说:“我们对战争诗吧,最后谁说不上来,谁就输,如何?”他欣然答应。我抢先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毫无惧色,马上吟诵起来。我见此,心想,你背王昌龄的诗,那我就来一首王翰的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急忙应答:“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唉,他可真厉害,正当我想要反驳回去的时候,叮铃铃,上来铃声响了,我们俩相视一笑,相互击掌约定,下次再比。我也暗暗发誓,这次比赛没有分出胜负,我以后更要认真学习我国的文化瑰宝,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