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吆喝】
路过闹市的十字路口,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发出嘈杂的声音,但在路旁,一位戴着四框老式眼镜,站在单车旁的老年人用着一口稍带乡味的普通话喊着:“正宗土豆腐,又香又嫩了喂!”,每隔几秒老人便吆喝着,仿佛吆喝声盖过了从排气管发出的噪音。
这些年来,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晓得是瞎忙到不能忙下来顾及生活的细节还是生活真的变了,那些貌似于“交响乐”的吆喝声,仿佛也跟着时光慢慢地消逝着,越来越少听到那些年我们一听过的吆喝声。
记得小时候的暑假,每年夏天都听到各种吆喝声。那时候的作息很规律,早上五六点便可以听到中年阿伯拉长嗓子边扭铃边喊“卖——凉——面——嘞”,听到交响曲的前奏,我便马上从床上翻一个身起来,急匆匆地去与厕所邂逅后,就宣布起床,没办法,这就是我简单的“闹铃声”。
打开电视后,便享受一会儿的动画片或西游记,上午十点的样子便会有一个中年大叔用方言吆喝“收破烂和酒瓶瓶喃。”再或者是一个不知道是阿叔还是阿伯的外地人唱着“磨剪子咯~锵~菜~刀~”。
中午吃过饭后看会电视就是午休避暑。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买碗糕的老伯就会带着热气腾腾的新鲜碗糕再吆喝一次,但他具体吆喝的是什么方言,我也不清楚,但能从中听出他家的碗糕肯定好吃。我记得,还会有个嗓门很大的阿姨用扁担挑着两桶豆花边喊变卖,一想起那句“打豆花喽!河水豆花!”浑身便觉得像被电住了一样,那声音穿透力极强,简直响彻云霄,所以她来的时候是最热闹的,院子里的小朋友都会拿着碗或大铁杯,一窝蜂的涌下楼,打个五毛或一块钱的豆花。而且胖阿姨还会时不时逗一逗我们说:“再不吃多点我的豆花,以后就会长成小个个的哦。”我们便中了“再来一碗”的大奖。
这吆喝声基本成为儿时的起居闹钟,到谁做什么事都毫不犹豫,后来卖豆花的阿姨也突然消失了,换成一个中年大叔,盛豆花的工具也不再自带,换成了一次性的碗,对此我很长时间都耿耿于怀,因为那个叔叔的声音实在比不上之前的豆花阿姨,一点也不洪亮,只是随便吆喝一声,还特别短促。
随着时代的变更,那些儿时的吆喝声已不在,现在虽然还有吆喝声,但远不及以前的功力,我想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吆喝声永远的随着童年慢慢消失。
【篇二:放下仇恨,学会宽容——读《小熊背土豆》有感】
读完这篇文章,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仇恨就像是刺,当你抓住它的时候,被伤害的往往就是自己。
本文主要讲的是小熊的小朋友笑小熊是小胖子,小熊非常生气,它永远都不想跟小朋友们玩了。妈妈让小熊背土豆,小熊不理解但还是照做了。过了好几天,土豆腐烂了,发出难闻的味道,它把土豆放在地上,小熊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仇恨就像是这袋土豆,你一直背着它,就是一个负担。你只有把它放下来,才会感到轻松。
其实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些磕磕绊绊,有些人轻轻一笑,就把这不快乐的事情给淡忘了,有些人却会一直记住那些让他不开心的事。淡忘的人会生活得很快乐,因为在他的心里,没有不愉快的事情,而那些记住的人会生活得很痛苦,因为他的头脑里满是那些不开心的事。
当与人在磕磕碰碰时,我们应学会宽容,轻轻一笑,如果当美丽的东西被破坏时,便会成为美丽的遗憾。
浪漫大师雨果说过,最高贵的复仇方式是宽容。’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苗,点燃了冰山下降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种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宽容就是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紫罗兰却将香味留在这只脚上。
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精神病人闯入一位医生家里,射杀了医生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而这位伟大的医生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容。
如果人生选择了计较,那么他将永远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如果选择宽容的话,那么它能将阳光洒向大地
其实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就是一个生活在地狱中的人,从此看不到灿烂的阳光。我们应学会扔到心中的仇恨,学会宽恕,你会发现自己的心胸会越来越宽广,心情变得越来越愉快,而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让我们还心灵一份纯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