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的妈妈是一个好妈妈,我有许多事情想向她说,可又说不出口,今天,我就来清清口吧。
在学习的方面,您总是不定时地用你那火眼金睛抽查作业,发现一丁点儿错误会让我修改,而我如果不听,你肯定会手叉腰间,头上燃起熊熊“烈火”,这“烈火”恐怕十辆消防车都扑不灭吧?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也是一种责任吧?不管怎么样,我想说:“有劳您了。”
有一次,我玩单杠摔断了胳膊,您知道后,匆匆忙忙地带我去了医院,在排队过程中,您哭了,我想安慰您,又不知道从哪里下口。正在我挤尽脑汁的想时,您从房间里出来了,并和我一起手拉着手,走回了家。到家了,您一句话也顾不上说,就忙里忙外起来,晚上,忙了一天的您又哄我入睡,就当我快睡着时,您发出了一声叹息,说:“儿子手断了,儿子他爸也不来帮忙,说是有急事,真不知道干嘛总把事情推向我?”我听完后,非常惭愧,这时,我想大声说:“妈妈,对不起!”
还有一回,我考了76分的成绩,本以为您会大发雷霆,但您没有,您是和我一起仔细分析题目,让我多做这些类型的题目。这时,我想说:“辛苦了,妈妈。”
所以,我想在这对您大声喊:“我爱您!妈妈!”
【篇二:年味】
一年一年的过着,一年一年的长大,于我而言,年味就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噼里啪啦中寄予来年的美好期望;年味就是“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在欢聚一堂的家宴中为旧的一年画上句点。
年,我过了17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记忆的碎片中,儿时的年是最最使人欣喜、感动的,年味是最最浓厚的。曾经,我们的年过的何其单纯啊!
儿时的我,最爱偷偷地抱出我的小猪储蓄罐,轻轻地摇摇,抠出一两个硬币,心里雀跃得不得了,拉起手边的小伙伴就背着爸妈溜去了小商店,一脸笑得稀烂的,冲着老板脆生生地喊着:“叔叔!买花炮!”花炮到手了,就爱和小朋友在中午的时候噼里啪啦地往地上摔,花炮也就噼里啪啦地在空旷的地上响着。但这样疯的后果就是,邻居阿姨逮住我们进行教育:“中午还让不让睡觉啦!”这是我记忆中的年味之一。
当然,肯定少不了可以名正言顺地玩通宵的除夕之夜了,平时家里人都是小孩子长身体不准10点以后睡觉,除夕却可以和兄弟姐妹一起嗑瓜子、聊天、打牌、看春节联欢晚会,真的非常开心。还有还有,我们的团圆饭,一年中极少可以看见在外打拼的家人都欢聚一堂,尝着可以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家的味道。
但是,不得不说,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所熟知的年味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着。以前红彤彤的排排大红灯笼,仿佛大家都约定好了似的,现在街上却是稀稀拉拉的几点红星。团圆桌上也是缺一少十的,难得再聚齐了,就连我最爱的花炮质量也大不如从前了,不知道是不是年味淡了,制作商都懈怠了工艺,大伙玩起都不尽兴了。
我们的年味怎么淡至如此?是不是大家都忙,回不了,即使倍思亲都有心无力?是不是大家过了太多次的年,有些腻了,要清清口?是不是社会发展得太快,让我们都不由自主的迷失了自己的心?我们中国人自古都讲究“根”这个东西,人的一生不论过得多么的璀璨成功,老了都不免想要寻根,回归故土,这是所谓落地生根。其实年也就是我们的根,我们中国的根,换句话说其中的文化就是根。
年味,一朝一夕的,饱含了我们的故乡情怀,他不该淡去,也不能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