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老人与海》有感】
生命如同故事,不在于它有多长,而在于它有多精彩。
是哪一本书、哪一个故事,能在发表同年获得普利策奖,又在两年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答案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僻静的小岛上一个不太嘈杂的小渔村,一个简陋至极的小屋里,生活着一位看似平凡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他会就此放弃吗?
不,他选择了再次出海,第八十五次的航行他可总算是捕到鱼了,是一条足达一千吨的大马林鱼!可真的会这么一帆风顺回港吗?厄运在再次来临,不断的鲨鱼让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有些吃不消。你可一定要战胜那些坏蛋啊!看到高潮部分的我不禁在心里为他们加油,然而作者并没有按照读者的想法去设计结局,老人终敌不过那些个大块头。
老人认为他被那些鲨鱼打败了,而一直照顾他的孩子曼诺林认为是老人胜利。这是作者在结尾处留给我们的问题,他真的失败了吗?我想,认真读完这些文字的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十分坚定的答案:不,他没有失败,他是真正的强者!
首先,接连不断的挫折并没有磨灭他的希望。八十四次的一无所获后他仍是选择再次起航去闯荡,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何不是一个强者应有的风采。
其次,最能够感染我的是他的顽强毅力。在与大鱼搏击近两天两夜后他早已疲惫不堪,手上血肉模糊,肩膀酸痛,火辣辣的太阳炽灼着他的脊背、胳膊。这哪里是一个普通人能承受得住的?更何况她还要拉着那重达一千吨的大鱼!最后的结果是,老人凭借不放弃的毅力战胜了大鱼。其实,生活中常常是这样,当你与对手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时候,再多坚持一秒,也许结果将迥然不同!
最后,他面对结果的那份坦然令人钦佩。与一群鲨鱼斗智斗勇后,大马林鱼已被抢夺的只剩鱼头鱼尾了,可他仍庆幸他活着回来了。也许在有人看来,他一无所获。可仔细想想,他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超越了自己,这些难道不是最好的收获吗?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看似毫无收获,可实际获得的却远远超出想象。
感谢海明威这位伟大的作家,为我们带来如此好的故事,带给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像圣地亚哥老人那样,永远斗志昂扬、坦然无畏,做真正的强者,让平凡的生命精彩绽放!
【篇二: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周围一片黑暗,那是因为我们背向阳光,自己挡住了光线的缘故。为何我们不转过身来,面向阳光?蹚过心灵的冰河,让心灵沐浴阳光,这样我们方能睁开模糊的泪眼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手来握紧自信的利刃,披荆斩棘,开拓前进的道路。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床和裂了口的皮鞋后,儿子问:“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却答:“凡高是一位连妻子都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有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的吗?”父亲说:“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位水手,他每年来往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二十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候我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富有者并一定伟大;贫穷者不一定卑微。命运是公平的,他把机会放到了每个人的面前。自卑的人也有相同的机会。
自备往往在不经意间闯进我们的内心世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有所决定,有所取舍时,向我们勒索勇气与胆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自卑很站在我们的背后吓唬我们;当我们要大步向前迈进的时候,自卑会拉近我们的衣袖,叫我们小心地雷。一次偶然的挫败就会令你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将自己的一切否定,你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窝囊至极,你会掉进自责自罪的漩涡。
没有人会不幸到会遇到一切坏的事,也没有人会幸运到会遇到一切好的事,那为什么人的心境会有天壤之别呢?其实问题不在身外,恰恰在人的内心。当你用美好的心灵去看待这个世界时,你的生活就自然而然的丰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