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散不见】
我曾不止一次,读到这故事,大意是:两条路,一条被路人踩过多次,一条落叶满径。而我选择了最后一条……
我想这也是告别吧。人生转折,离别、挫折、忧愁,总该放手。但,我还想再攥一次你的手。不散不见。
我在幼儿园时期,邻居是个相好的姐姐。她不止比我大二,三岁,但我仍与她玩得很好。她年岁比我大,自然也懂得多。幼小的我,每每面对未知,总会攥着她的手。她呢,每次感觉这样,总会用她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良久,不知为何恐惧在她的一步步引领与鼓励下,倒也释然了。
印象最深的,是那仲夏的夜。我们相约去看星星。光望远镜就带了几个。期待、兴奋徘徊在心中。可终,星星没现出来,我有些沮丧。但姐姐告诉我:“这星星肯定在,不过没现原形,它们也怕羞”,幼小的我相信了这话。正备着走时,姐姐忽然叫住了我。扭头看去,便被惊住了。无数的萤火虫不知何时飞了出来,点点星光聚在了一起。我大叫着“星星下凡了,它现原形了!”然后,大家一起笑了起来,我也笑了。
后来,我们捕了几只,养在花园里。每天我俩去看看它们。每天想着的,便是萤火虫适应这里吗?它们吃什么好?可即便,我们的想法再恳切。终究,还是因水土不服,接连死去了。当时我俩抱在一起,哭得稀里哗啦的。这也许是我们这礼拜最伤心的事了。
又过了很久,妈妈告诉我,要搬家了。我有些难过。但见到她,面对她期待的眼神,我千言万语,却又全忘了,全全忘记了。只是吞吞吐吐地说了声“再见”。她眼里有些失望,但什么也没说,转身回房了。我也只能木讷地转过身……,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哭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何哭泣,因为她早已离去。
现在,我仍怀抱憧憬,那双手的温度,虽后早已见面时没了往日的亲密,但每每看到萤火虫,我便会想起儿时,坐在花坛边,嬉笑与哭泣,亲密无间。
是的,在我心里最深处,仍住着那个小孩,那个蹲坐在花坛边望着萤火虫飞舞,开心笑的小孩……
不散不见。
【篇二:关怀给我带来了温暖】
是日更定矣,吾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遂回忆往事,关怀切切,心中不免暖意融融。
公元2004年,吾龄一十又一,修学于小学六年级。班有语文老师,面目严肃,望之甚惧,聪明“绝顶”。
一日此君夹案于腋下,一手置于肚,一手扶桌,双腿叉开,怒目而视,不苟言笑。倏而吾师大怒曰:“肃静!”班里霎时雅雀无声,俯首看书,只见吾师一脸黑线,踱步于台前。
吾正与同窗交头接耳,只见白光一闪,一粉笔正命中吾桌前。吾心恨己不守矩,猛举首,却遇老班之目,手执一试卷放之吾面前。吾用眼之余光望之,恍然大悟:殿试未过矣!老班目中含情曰:“考试未及格,还不努力之,今日不努力,来日将悔之晚矣!”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吾从此发奋苦读,一跃班级前三。
不免心中感叹,吾听其言,感其爱,才有今日之成绩,吾敬其师。
吾父身高八尺有余,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
一日吾欲出门正要玩耍,见客厅无人,欲溜之,闻家父粗犷一声:“嗬,到哪里去,作业写完否?”吾不敢多语狡辩,只低声曰“未完。”“快去写,否则中午无饭!”
心痒难耐,于是心生一计。
待日上三竿,饭已备矣,吾斟一杯清酒,置于案上,礼曰:“请吾父坐下!”吾父将信将疑,终于就坐。吾父酒量尚小,饮少辄醉。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终于支持不住,脑昏眼花,头重脚轻,沉沉睡去。
吾心中大喜,溜之。待吾回家之时,已是夕阳欲坠,只见吾父手执木杖,等吾归来。我吓出一身冷汗,心想:大事不妙!欲逃,却被吾父揪衣于室内,曰:“小小年纪,学诡计,做人先诚实于人,后学渊于业,今日骗于父,明日将骗人,为人坦诚者贵。”吾听之,心亦悔之,感之于父言,心中甚暖,如围炉夜话。
社会百态,至情至性,身处关爱幸福之中,吾又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