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泛论读书】
我们读书不再是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不是“光耀门楣”,更不是为了“敲开官府的大门”,只是为了震响那一声“为中华之崛起”。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因此,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首先,读书可以明我们智,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多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其次,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潜移默化,完善我们的思想。第三,读书对我们的写作也很多帮助。
西汉的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她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读书,买不起点灯的油,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墙壁上透过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壁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一些。他凑着透过来的微光读起书来,刻苦地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匡衡的凿壁取光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腐败,贫穷落后。从兽骨到兽皮,从竹筒到白纸,不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书!一本本只是丰富的书,包含着无限美丽的文字,续写了无数壮丽的诗篇。
现实当中,不少人条件优越,却白白浪费了珍贵的时间,长大后才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些人花钱买了一大堆书,只作摆设,从不阅读,最终一无所获;还有少数人虽读书,却读的是坏书、邪书,结果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走上犯罪之路。看来,我们要读书,而且还必须要有选择地读书。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悟出书中的真谛,不断充实自己,厚积薄发,使自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篇二:如花的季节——春天】
阳春三月,大山里的草木开始冒尖,那漫山遍野的迎春花、连翘花便已经悄悄地开了。看,山坡上、小溪旁、石壁缝里,一枝枝、一挂挂、一树树黄澄澄的花儿。微风吹过,花香醉人,真舒服。
女孩们一个个看呆了,闻醉了,回过神来的,已撒开脚丫跑去采花。一眨眼的功夫,满满一大束黄嫩嫩的野花儿已展现在我们的前面。我们都抢着摘最漂亮的花带在头上,个个都是爱美的。
春天,大伯家的花园我是常客。花园中兰花那洁白素雅的风姿曾引起我许多遐想。偶尔拾起一朵落花,微黄的落花尚存一丝悠悠的气息,淡粉的花瓣中透出的是一个脱俗的灵魂。
春天,村尾那几棵杨柳便是我的最爱。她体态婀娜,姿态万千,她披散着的长发抚弄着水面,随着微风和那涟漪的水波轻轻荡漾。轻抚的柳丝,更如一扇绿色的门帘。我喜欢杨柳,不仅因她的姿态万千,更是因为她随插成荫顽强的生命力。
春天,放眼远眺,地上,是茸茸的绿;半空,是浅浅的粉;空中,是盈盈的蓝。太阳暖暖地照着这幽静的山谷,空气中有青草的幽香,有阳光的清香:甜甜的充满活力。那是大自然的味道啊!若不是鸟儿们清脆的鸣叫声荡漾于耳畔,真以为自己置身于一幅迷人的画卷中。
春天的颜色在我身边,春天的气息在我的体内,我轻轻张开双臂,于是,春天便在我怀中了,而我似乎已经在这融融的春天中融化了,融化在一片鸟语花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