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体制化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路】

记忆中,家乡的路总是崎岖,父辈走过的路是,同辈走的路也是,家乡教育的路亦是。

小时候,家乡的路并非平坦,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沙石路,走起路来总是颠簸,每逢人过,便尘土飞扬。父亲挑着沉重的担子在路上走了半辈子,起初我认为父亲担着瓜果蔬菜,豆米干柴,后来才明白,父亲的担子里面,担的是生活和责任。

父亲总说:“我在农村活了半辈子,熟悉了农村的体制化,这辈子大概是走不出去了。你们一定要走出去,去看一看那高耸入云的宗岱,去看一看那水天一色的黄鹤楼,去看一看那灯火通明的故城。”我谨记着父亲的话,勤奋读书,日夜废寝,总把黑夜当白天。我不想辜负父亲的嘱托,也不想父亲真的熟悉了体制化,我要和父亲走出去,看一看那山与水,楼与城。

小时候,什么都不懂,只听着父亲这样说道:“农村的路不好走,全是沙石,走得快了,就得摔倒,走得慢了,就要落后。”我长大后才明白,父亲躬身牛马,任劳任怨干了半辈子,只是为给我们铺了一条路。一条通往学校大门的路,一条改变我们命运的路。

后来,家乡铺上了水泥路,能直通学校大门,也能走农村。我和同龄人算是走得比较平坦的,却有人走得依旧崎岖。读完初中,不少人便辍学了,他们收拾包裹走向了社会,走出了农村,走进了城市,走进了五湖四海,走进时代浪潮,却远离了家乡。久离而遇的几个故人,有的出口成脏,烟酒成瘾;有的不学无术,游戏成迷;有的浓妆艳抹,黑发转型;也有的相夫教子,柴米油盐。有的,走他们父辈走过的路。

初中毕业时,老师在毕业典礼说道:“家乡里的年轻人总想着去外面发展,赚大钱,然后住大城市,住大豪宅。但是,我要告诫你们的是,他们忘了,忘了根,忘了本,忘了养育他们的一方水土,一方家园,忘了复兴家乡。你们是不是想说还有下一代人?而我要说的是,不要永远把下一代挂在嘴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如果每个年轻人都想着推脱责任,那么一代传一代,农村永远是农村,祖国永远富强不起来。你们这一代的任务是强盛家乡,兴盛祖国,这,也是你们的责任”那时候,场下一片沉默,我想我们的内心也是。

家乡养育了我十多年,资助我和姐姐们读高中,读大学。在我知理时,父亲便告诉我:“咱们家乡这边有个说法,借人钱财二三,还人银子三四,别人借情,我们还义。”这句话深深触动我的内心,也触动了我的灵魂,灵魂深处告诫我,我不能忘了家乡的情。

我一直有一条想走的路,复兴家乡的教育路。我想读师范类大学,学有所成后回乡任教,秉持“以教除旧思,以育养新苗”的态度。我想用教育启蒙下一代人的思想,播好文化种子,让他们萌芽。

以教为光,以育为雨,以书为基,以我为身,铺一条家乡的教育路。

【篇二:《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希望是什么?每次观看这部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都会给我带来全新的感悟。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我被主角安迪为了重获自由与新生,竟然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挖地道并越狱成功的智慧与毅力而深深折服!在长达几个橄榄球场宽的恶臭地道里爬行,只为通向自由的另一世界,不同于高墙封闭的肖申克监狱,而是充满希望与自由的另一个世界。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我们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这部影片启人心智的细节魅力。希望是什么?对于几乎耗费一生时光在监狱里的囚徒来说,希望是重新获得自由。但是很多囚徒从最初入狱的失望,逐渐麻木并习惯关住他们的这个“铁笼”,甚至到最后严重依赖这个让他们绝望的牢笼,一旦离开它重回社会,便开始无所适从,陷入深深的恐慌中。影片中的八十多岁的监狱图书馆管理员老布就是如此,获得假释却无法融入这个社会,被监狱“体制化”而无法自拔,最终上吊自杀。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情感,被体制化的人对体制产生依恋。

现实是,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们对某些禁锢我们思想与灵魂的东西而不自知,反而在长年累月下习惯并依赖所阻碍我们前进的东西。重拾希望,重获自由,就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认清脚下的路而不至于迷失在茫茫的人生雾霾之中。

热门推荐
1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2井蛙成因
3黄豆观察日记
4动物园一日游
5有一种声音
6史家之绝唱——《史记》
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风雨中
9游青海湖
10简单与复杂
11时间
12有风吹过
13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14蚂蚁的观察日记
15给初中老师的一封信
16搞笑的同学
17走进传统文化
18猪八戒办学续写
19我爱我的家
20奇怪的表弟
21记事的作文
22
23我的痴迷症
24她真美
25难忘的一句话
26读书百味
27难忘的一句话
28我最不喜欢奶奶
29小鬼当家
30让墨香留在纸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