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如今繁忙的时代,由于科技的日益发达,人们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在这碎片化的生活中却不会利用它,而是网购,打游戏,与素不相识的人聊天……
碎片化的泛滥使写作、阅读、面对面的交谈等丰富的活动变得十分珍贵。如果我们无法改变这种碎片化生活的“泛滥成灾”,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迷失,甚至消失,让我们成为传说中的“行尸走肉”。
那应该如何做呢?
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学途中,中诶吃完饭在午自修前的时间,等车的时候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面要广,可以让人们进行大量浏览,看信息、书籍、文章最精华的部分……
碎片化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大量的信息。
在上学的途中,我们可以将前一天背的古诗文或者是英语课文词组再复习一下。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在车上或是地铁上复习前一天的课文,就不必再到学校中抱佛脚死记硬背,效果还很好,还不会花费课余的时间。
碎片化的阅读还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我们有大把的碎片化时光就可以阅读大量的书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看的多了,想的多了,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也就多了,我们的知识面也就变广了。
让我们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起来吧!
【篇二:坚持到底】
周末的每日打卡已经成了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都会打卡,但除了有什么紧急事件外。
彭师将上个周末打卡的同学组成一个读书小组,读书小组的每位同学需在跟上班级进度的同时还要额外附加内容,比如现在要学《楚辞》。今天早自习说要成立读书小组,彭师直到第四节课才反应过来:会不会有同学听说,上个周末打卡的同学才能进入读书小组,来应付一下然后就不干了。检查了一下,果然有这种情况。今天上第四节课前,彭老师让暂定为读书小组的同学到黑板上去签字,然后将我在上段中写到会不会有同学等的那段话跟大家讲了,同学们都觉得有理。于是焉,彭师将手机打开查看了一下我们的打卡记录,将打卡二十次以上的都报出名字及次数,并在黑板上自己名字的后面打上一颗五角星。果然,这些同学的名字都出现在了黑板上。
此时,黑板上还有三名同学的名字后没有五角星。彭师与曹操有个共同的特点——爱惜贤才,于是彭师又说:“让打卡次数是十八十九的也参加进来吧,毕竟也接近二十了。”在这个“路途”中,一共被淘汰了一人——孙晟睿,增加了三人分别是张铭睿、曹诗晴与李芝乐。孙为什么会被淘汰呢?原来他一开始打卡了一段时间,后来就不打了,听说上周要检查,又录了一次,这就是临时打卡。
做一件事情就得坚持做到底,可不能像我们班的学霸一样临时抱佛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