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部历史,了悟生活——读《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感】
第一次体系化的了解到秦统一六国的全部故事。
全书以上下两篇讲述了秦的崛起兴衰以致灭亡,上篇以秦的崛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三十五代帝王为秦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下篇则具体讲述了秦王扫六合的故事细节,其中以三家分晋,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六国的兴亡衰败。最后,又讲述了秦建立后的兴衰。三公九卿制,修筑万里长城,大求仙药,焚书坑儒等,使秦国逐渐丧失民心,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通读上下两本书,知认识人对国家兴亡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够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国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为秦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政治经济也迅速发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国却因魏主不懂识人而丧失强大的机会。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摧毁六国的生力军。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连横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缭、李斯等人,使秦国进入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正是秦王身边人才的协助,才最终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历代君主所期盼的统一。
而秦强大以后,又面临短暂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们所耻笑的事情,而梦想秦国能够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自称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终没有逃过死亡。求仙药妄求长生不老,以致在临终之时因无太子而导致的一系列闹剧,最终的秦国也没有逃过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惧怕死亡,一味求仙,也显得更为荒诞。
任何英雄都是时势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就没有英雄成为英雄的平台。所以,仅仅有成为英雄的潜质而没有机遇,永远不会产生英雄,拥有平台后,立即绽放异彩。而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别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韩非有着比商鞅更系统的改革方法,却最终没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个所谓的平台的出现。
历史,只是过去,而我们应从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
【篇二: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秦皇岛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说起桂林和阳朔秀丽的山水,人们就会有一丝心动,想走近它……但是我的家乡——秦皇岛与桂林不相上下。不服气的我来跟大家介绍下我美丽的家乡,一起来感受秦皇岛的美!
秦皇岛市位于东北地区、冀东北部。简称秦,又称港城,河北省地级市。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海滨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秦始皇求仙驻跸而得名。秦皇岛曾协办过北京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唯一协办过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地级市。它面积不大,风景却如诗如画。
首先来给大家介绍秦皇岛地名由来。古时候有人给始皇出主意:“若想万寿无疆,为什么不寻些长生不老的仙药呢?”秦始皇听后便把酒朝拜仙山。后来,人们在秦始皇站立的小岛的岩石上,立碑为记,碑刻“秦皇求仙入海处。”而这美丽的小岛,几经沧桑,渐渐与陆地连在一起,人们为它起名叫“秦皇岛。”这时有人问我“我想去秦皇求仙如海处。可它的地点在哪儿呢?”别着急,听我讲。秦皇求仙入海处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南部,夏秋两季更宜游玩。
秦皇岛有一座名山——祖山,它位于秦皇岛青龙县境内,由于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其最高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略逊于泰山。登上天女峰,东观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长城,北俯群山,美景尽收眼底,这些却是泰山所没有的。游人回来说祖山有奇险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当代诗人臧克家老先生以“画境诗天”赞之。然而祖山却名不见经传,或许它的美正是要我们去发现、去印证。走在绿荫长廊里夏天感觉不到炎热,避暑胜地。
介绍完秦皇岛的山,下面我来介绍秦皇岛的水。当你漫步走在栈道上,听着浪涛声迎面吹来的海风。让你顿时忘掉一切烦恼……海边看日出这是我的最爱。都说太阳是从大海上升起的,我却半信半疑。决定去海边看个究竟。果真,太阳公公从家里探出头来,它就像一位画家,把周围的天空画的绚丽多彩。画完画后太用公公就背着包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大海看见太阳公公“上班”高兴不已。便使出浑身力气让海面上的波涛更加汹涌,迎接初升的太阳和新的一天。
海边夜景:
秦皇岛的春天到处盛开鲜花,漫步在大街上扑鼻而来的花香带领你进入花的海洋;秦皇岛的夏天避暑胜地——美名北京的后花园;秦皇岛的秋天——是一幅画、一首歌、更像一个美丽的童话;秦皇岛的冬天——像一位魔法师,送给你我冬日的美景,让孩子在这冬天里尽情地玩耍、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