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宽容】
有这样一句名言“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宽容,才能快乐。在我的身边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是这件很普通的事情让我深刻体会到宽容的力量。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谁答对了就奖励给一张积分卡。大家开始低头思考,过了几秒钟,一位同学很勇敢地举手回答,可遗憾的是,这位同学回答错了。接着老师问还有谁回答,可再没有一人举手。
于是老师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问应不应该奖励给这位同学积分卡呢?有的同学大声说:“不能奖励,因为他没有回答对。”有的同学说:“应该奖励,他虽然没有回答对,但他是班里唯一一位有勇气地站起来回答的同学。”此时此刻,教室里一片寂静。
这时,我自己也在问自己,我是支持哪一种说法呢?我的内心很不平静,视线情不自禁地移向那位同学,看到他那悲叹而又充满希望的眼神,我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应该奖励,必须奖励。
大概老师也是这样想的,沉静片刻后,最终老师还是把积分卡亲自放到这位同学的手上,这位同学脸上立刻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立刻站起来和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我会加油的!”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感觉到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也不是次次都能成功,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如果是责骂和耿耿于怀,带来的必定是心灵上的负累。
是啊,宽容就像一缕暖暖的春风,让大地布满了祥和;宽容就像一滴绵绵的细雨,让心扉充满了芬芳;宽容就像一片金色的秋叶,让心灵唱响了动听的赞歌;宽容就像一曲美妙的冬韵,让冰冷的身体瞬间变得暖和!
记得宾斯诺莎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大度宽容征服。”我相信,经过这件事情,这位同学一定会努力学习。因为老师对他的这种宽容,正是建立在对他理解的基础上,这是对他最有效地肯定!
同学们,我们在为老师点赞的同时,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也体会到宽容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我们更应该记得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份宽容,便少一份计较;多一份宽容,便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宽容,便少一份茫然!
【篇二:冤家也能路宽】
“冤家路窄”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正如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所言:“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是一种誓要与人硬磕到底的表现。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斗终究不如与人和善“冤家路宽”来的好,只有与人和善才是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
想必“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试想一下如果鹬不与蚌死磕,或者蚌先放开鹬,那么最后二者也不会双双被渔人捕获。正是二者对对方太过看重,行为过于偏激,才让人渔人捡了便宜。由此观之,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因此,我们要避免“冤家路窄”之举。
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忍让。正如《左传》中所言:“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唯有对他人和善,对自己尊重的人,才能坦坦荡荡。
正如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唯有真正的“美人之美”才可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既以我之心,包容一切。无论是正确或是错误,洁净或是污浊,都将不能影响到自身,那么方可求得和谐之美。
况且,在现实生活中,与人和善的例子也并不少,从古时鲍叔牙对管仲的“分利”“举荐”之举,到后来的“六尺巷”美谈,再到如今阿里巴巴的马云的慈善之行,无不体现了与人和善的道理。
既如此,在生活中我们最应该做到的便是“换位思考”,因为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修养。古往今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显得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所以一个人不能因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反而应该待人真诚,推己及人,以个人利益为小,以集体利益为大。唯有如此方能化干戈为玉帛,达到“冤家路宽”的效果。
正如莎士比亚所言:“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把自己的一片热忱,化作阳光,温暖他人;化作雨露,滋润他人;化作和风,理解他人。让冤家不在路窄,化干戈为玉帛,真正做到“冤家也能路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