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李德的作文

【篇一:血战湘江观后感】

近日,我观看了《血战湘江》,感触良多。

《血战湘江》讲述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被迫长征期间强渡湘江、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的故事。影片中,红军由于李德、博古的严重左倾错误,走上险路。红军纵队最终在各个红军军团的保护下渡过湘江。其中红军在枫树脚以死拖敌、红军34师基本全军覆没、百姓主动赠送红军粮食和一个又一个红军倒在血河中的情节让人感动;红军红五师师长李天佑和师长陈树湘的英勇抗敌、毛泽东将药物多次赠与战士、周恩来下令丢弃辎重强渡、林家老四在得知父兄皆死于战争中却仍毅然加入红军、遵义会议等情节也激动人心。

在这部电影中,有几个人物是值得关注的。先是李德,他自傲,听不进他人的建议,纸上谈兵,让许多战士死于他的错误决策,在遵义会议上还拍案走人,是典型的死不悔改之辈;然后是毛泽东,他清晰地判断出己方决策的失误,勇于质疑高层,遭怒斥后不利用人际关系夺权,忍气吞声,用实际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最终在遵义会上和平地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集中纠正了博古、李德决策上左的错误,成功地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表现出了一位领袖应有的智慧与手段还有观念;接着是彭德怀,他虽然也明白高层的决策有误,但急于立刻纠正,耐不住性子,手段和头脑与一位领袖有着大的差距,也透露出了他对毛泽东的信任性;最后是博古,他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三人团的一员,但却盲目相信李德的决策,缺乏主见,最终与李德酿成大错,但他知错能改,听得进他人的意见,还有几度领袖风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怎会没遇到过于此有几分相像的事呢?我们的老师、长官、上司就没有犯错的时候吗?可我们真的能做到向他们提出质疑,组织纠正吗?往往是不能的,像毛主席那样解决的更是少之又少。从这部影片中我也明白了,只有勇于提出质疑,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多次交涉,最终解决问题,才能让内部真正的和谐,让一个组织变得更加优秀。

这就是我的感触,希望大家也能观看此部电影。

【篇二:给自己一个定义】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600年前,但丁在面对教会的巨大的压力下,给了自己一个定义,为什么要给自己一个定义?许多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定义,其实就是定位,一个人只有有了定位,才能认清自己,才能认清现在的情况。还记得长征吗?在长征之前,毛主席给红军下了定义:不能固守根据地,只有不断的打运动战,打持久战,革命才能胜利。对此,当时的红军领导人李德与博古是完全否定的,他们认为中国红军与苏联红军一样,战斗力爆发,但事实上呢,当时红军与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十分悬殊,而且装备要么是起义时的老古董,要么就只有流传了不知道几千年的大刀与长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终于因实力不够而被迫长征。再一想,若是一开始博古和李德就能接受毛主席下的客观定义,想必也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当然,大家也能清晰地意识到,正是因为这个定义是毛主席下的,而不是当时的红军领导人下的,所以这个定义才会被埋没许久,所以我们只有自己给自己下定义,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还有,改革开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在苏联解体前,苏联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那么,为什么苏联能控制东欧的国家而控制不了中国,是因为中国自己在给自己下定义。早在大跃进时期,中国的许多人士就已经看出了“光重视工业”的弊端。大家也全面地领悟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所以中国甚至不惜抛弃前嫌,与“美帝”结好。结果现在的中国不但没有出现苏联那样的“修正主义”,而且GDP总数还跃居世界第二。

那么如何给自己下定义呢?

首先我们得有自知之明,大体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不能像孔乙己偷了别人的东西,连腿都被打断了还不承认;其次,要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就像军官分析自己经历过的战役一样,才能找出思路,百战不殆;最后,可以适当的借鉴一下别人,如同日本的明治维新,在现代化工业上借鉴欧美,却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

给自己下定义,也是给未来下定义。只有看清自己,才能走向成熟,展望未来。

热门推荐
1美丽的张家界
2传承传统文化,铭记红色历史
3带着梦想一起飞
4美妙的乡村生活
5雷锋精神传万代
6三国演义读后感
7军训日记
8跳火群
9那次我选择了忍耐
10割稻记
11游雕塑公园
12未来的衣食住行
13童年的一件事
14美好的时光
15真假美猴王新编
16忘不了
17快乐的一天
18我的母亲
19扇出来的母爱
20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21钢琴也是学校
22读《自然之道》有感
23我心中永远的美好
24年的作文
25泸沽湖
26难忘的第一次
27想象出来的大楼
28走错的也是路作文500字
29期待
30与海伦·凯勒对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