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太后的作文

【篇一:最好玩的国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好玩的国王,他像一个乳臭未干、涉世不深的小孩,遇事总喜欢用眼泪解决问题,你瞧,他像一国之君吗?

御膳房每到吃饭的时候,都会飘出一阵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儿。满桌的美味佳肴让人口水直流,可国王却蛮不讲理地嚷道:“麻婆豆腐太麻了!辣椒炒肉太辣了!醋溜白菜太酸了!不好吃!一点儿都不符合我的胃口!”说着泪水便夺眶而出。身边的奴才们连忙跪地请罪,惊吓得像头顶炸了个响雷,脸色苍白。这时,太后闻声赶来,并没有降罪御膳房,而是和奴才们一起劝说国王,可国王仍然张大嘴巴,将眼睛眯成一条缝,泪水硬从缝中挤了出来。太后无可奈何,只好命令御膳房重新做饭。

还有一次,因为气温骤降,国王感冒了,而且发起高烧。太后请来太医为国王诊治,当太医拿出长针准备为国王针灸时,国王又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蹬腿:“这针又细又长,扎在身上太疼了!”太后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安慰国王说:“得了病就要治啊,太医医术高明,定能为我儿无痛无痒地将病治好。”可国王不但没有停止哭泣,反而哭得更厉害了,太后没有办法,只好让太医去熬些药给国王喝。

“好玩的国王”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同学,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每个家庭中,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养育与陪伴,要学会长大,不能总是无理取闹,要做一个能明事理,会辨是非的好孩子。

【篇二:走进太白山】

“太白积雪六月天”,意为太白山的积雪在六月也不融化。我家住在太白山附近,所以从小我就对他有一种崇敬之情。暑假,爸爸就带我去了一回。

走到山脚,一股凉气扑面迎来,但也丝毫不减当地老乡火一样的热情。秦岭下卧着一座小城,大街小巷是那么热闹。而远处的太白山,更显出一种庄重的气概。像头顶白帽的老爷爷,慈祥的望着自己的子孙。山上植被丰茂,绿树丛生。几缕云烟萦绕山间,十分含蓄。

走进山中,踏着湿润的泥土,嗅着青草芬芳,使人神清气爽,疲劳顿消。大片丛林挡住了外界的喧嚣,知了和鸟鸣声顿感悦耳,真是“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一路与潺潺流水为伴,河水翻卷着,冲击着,溅出朵朵浪花。朝着白皑皑的山顶进发,越往上走越感凉意。再往前走,一堆怪石挡住了由上而下的河流,河水从巨石底部汩汩流出,个别地方水流急,流量大,出口小,似喷泉喷出,只是喷的并不高,但也流露出一种不屈于困难,勇往直前的阳刚之气。向上看,旁边山峰怪石嶙峋,有些四方凹去一大块,河中巨石像是从上滚下来的。

前方一大片湖面,走进它,便能感到彻骨的寒意,湖水应该是太白积雪融化后通过九曲十八弯的河道流入此湖,让我想起了官员为慈禧太后凿冰的故事。

当年清政府昏庸无能,被八国联军打败后,慈禧太后仓皇逃至西安,虽是在逃命,仍然吃喝享乐,那是夏天,慈禧太后要喝冰镇酸梅汤,可炎炎夏日哪里有冰呢?有人报告说:“太白上有积雪,应该会有冰。”官兵马上派人赶往100里外的太白山,凿到冰后赶了回来,慈禧太后这才眉开眼笑。

我仍然继续向上,努力攀爬,到达山顶时已是晚霞满天,望着远方落日余晖,天边的火烧云也在蔓延,山上的积雪也漏出淡粉色,显出羞涩之情。山间的河也仿佛流的不是冰水,而是一缕缕跳跃的阳光。山脚的湖泊中,阳光全凝聚在那一分地方。湖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渐渐地,天边的火烧云暗淡了,一点点在消退,山间的阳光也不再流动了。我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次太白山之游,让我领略到了太白山那让人应接不暇的美景。见证了千古名句“太白积雪六月天。”我爱祖国!我爱太白山!

【篇三:15度的微笑】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题记

她曾是我的化学老师,红间黑的眼镜总是架在椭圆形的脸上,眸似杏仁,总体上偏厚的双唇似乎有些不太对称,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微长的刘海也被她用大红色的发夹牢牢固定在头顶上,身形偏瘦,实实在在的“骨感美”。说实话,她的样子有点怪。

模样怪是其次,其他的“怪”多着呢。

上课要求我们先听课,后做笔记;做作业要求我们做完就交,没做完等做完再交;考试要求我们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选择题和较简单的简答题,让我们不去死磕难题,这样的“怪”创造了我们班四次月考化学第一且均分比第二高五六分以上。

“一群呆子,这么简单的题目,小高考怎么办?”她音调偏高,音色又尖又细,断句总爱断在“群”与“呆”之间,“子”的尾音拖得又长,总惹得我们开怀大笑。这样她总让我们又爱又怕,大家都知道化学课走神是会被“太后”(太后:指她)“赐死”的。

她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很温和,发起彪来,也是很彪悍的。

“作业都不做了,是想造反了吗?”眉头紧皱,音量比平时不知高了多少倍。“考了几个第一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吗?就比人家高了那么几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没听说过吗?这课不上了,做完作业,每人把这周的所有笔记抄三遍,后天交给我。”这样的她,教会我们明白“谦虚”二字的真正含义。

对了,忘了分享一个好消息,她怀孕了。班主任体谅她怀孕,身体又不太好,找了张椅子,让她坐着给我们上课。可印象中椅子放在那儿两个多月,她只坐过两回,加起来不足两堂课的时间。她说,站着上课是她的职责,何况坐着上课不在黑板上板书,课上得还有意思吗?她总是那么不服输,不喊累。

为什么前面说她样子“怪”呢?因为她是面瘫,有一半脸不太能自由做表情,所以我们很少看她笑。我仅见过两次,却印象深刻。第一次在食堂,她就坐在我斜对桌,他们一家三口都在,她女儿和丈夫坐在她对面,我看见她凝视这着女儿吃饭的样子,右嘴角上扬15度。在多数人眼里,这笑容是“怪”的,在我眼中,它是美的,像绽放在嘴角的曼陀罗,是别样的风情。

第二次是高一分班前的最后一堂课,没有凌厉的眼神,没有恨铁不成钢的责骂,那堂课她从头到尾嘴角都是上扬着的,我记得上完课,她说的那句:你们是我教过最好的学生。

虽然她很严厉,很苛刻,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那种种我依然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她右嘴角上扬15度的微笑是那样的温暖,给学生传递的正能量,来自她瘦弱的身躯。

热门推荐
1真了不起
2生命之诗
3我的暑假生活
4走过从前
5过新年
6运动会
7情暖人心
8我在雨夜里寻找阳光
9走进智能手机新时代
10放风筝
11江南春改写
12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13快乐过中秋
14我和书的故事
15勇敢
16我的毛绒玩具
17和睦的一家
18植树节
19爱的港湾
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1爱心传递
22动物的自由
23最美心头一亮时
24写人的作文
25观察日记三则
26有你同行,真好!
27我长大了
28我喜欢
29《读路旁的橡胶树》读后感
30畅想豹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