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折裂的作文

【篇一:古书】

对万物和天地的敬畏之心,对风雅和优美投以深深爱慕,对高洁和矜持的情操不失信仰。

——安妮宝贝。

煎茶,茶花,焚香……一切的传统文化,似乎逃脱不了被时间湮没的命运。昔日的礼仪与文化,在当今电子潮流的冲击下,也只能稀稀停驻在人们脑海里。生活愈渐狭隘盲从,我们应以何种目光审视那些逝去的文化呢?

所幸有了古书这种载体,古书是经历时间沉淀后前人留予后人最精粹的文化,是历史洪流中无法褪色的文物。抚摸那些黝黄色的纸张轻嗅那些砚台上磨合数遍的墨香,仿佛一人重溯于逝去年华,与古人相邀桌台,秉烛夜谈那些在暗黄纸张中流转的古诗与其文化蕴含。

于我而言,第一次与古书邂逅,是年幼的一次搬家中。印象十分深刻的那本古书,封皮已经残缺,但里面的内容完好无损。手写的墨迹在古籍上留下少许染痕,但因为笔画的庄重大气无碍于阅读。年幼的我无知古书的珍贵,只是轻轻捧起,在太阳的普照下让书中抑制已久的书香无限散发,氤氲整个心房。而那种香味,是岁月沉淀后墨与文化的融汇,是昔日文人在日月凝练中苦心与灵感的交流,是如今在繁杂的机械印刷中无可寻觅的味道。古书的质量超乎了我对一本泛黄折裂的书估量,或许是因为年代的久远,亦或是文字的庄重,使我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它所背负的沧桑历史。

往后的日子里,与古书接触的机会算是零零散散,但不管是在网络报刊中的无意相逢,还是在古杂店中细心把玩,古诗携带的隽永与积淀,一次次影响着我。记忆中浏览过最震撼的是《尚书》一书,虽是在其他典籍中粗略翻看,但它的大气沉稳,语言的厚重在破损暗黄的纸面愈渐深刻。随着岁月积累,自己不再局限于古书表面的字迹,开始深入探讨对古书的认识。《尚书》又称《书经》,古人云“以其上古之书,为之《尚书》”,这是它作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的最好证明。同时它标志着古代散文的进步,但也因为里面的文字诘屈艰深,又被评为我国飞古代最难读的书之一。可惜的是年代的久远加上古书多桀命运,《尚书》现存的抄本也少之又少。

著名藏书家韦力一生致力于收藏古书,他曾说:“读古书,会读出自己的小,读出自己的浅薄。”的确,现今社会的人们已无暇品味陈年古物,而是选择了快餐式阅读,更又可悲者常以古句断章取义夸夸其谈从而达到自我肯定的目的。文化的丢失与无视,成为了物质文明高师傅在的悲剧。而古书,所承载的历史,尽管被社会反复冲刷折裂,却依旧代表着信息和见证。隐遁在生活喧哗的角落,它以一种崇高的使命感,等待着精神贫乏的人重新翻阅。

被时间淹没的价值与诠释,被物质支配的灵魂与理念,在后人重新翻览古书时,如同一颗璀璨明星逐一升起,直到饱满明朗。而古人,古事,古物……那些在人们记忆中封尘依旧的话题,也会逐渐鲜活,传颂千代。

热门推荐
1又是一年毕业季
2未来的世界想象作文
3可爱的小猫
4我爱春天
5坚持梦想一路挺你——观《跑出一片天》有感
6关于失败的作文
7为谁而歌
8观教师朗诵比赛有感
9小蚂蚁观察日记
10《大国大城》读后感
11带着微笑出发
12美丽的三角龙湾
13我的语文老师
14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5一次有趣的实验
16童年趣事
17美丽的校园
18我给爸爸打分数
19读《丑小鸭》有感
20我家这样过年
21谁的本领大
22遇见
23共享单车的利与弊
24我喜欢被唠叨
25生活万花筒
26神奇的发明
27三大活宝
28最害怕的事
29就这样慢慢长大
30身处逆境更需拼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