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伯乐与千里马】
唐代大诗人韩愈曾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也引发了后世对“世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的话题之争。
假若“伯乐”代表着机遇,“千里马”代表着能力,那么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个人认为能力比机遇更重要。
大千世界里,机遇无处不在。仲永五岁就能写诗,被乡邻称赞并以钱币乞之;唐伯虎自幼显示了绘画的天赋,拜大画家沈周为师。最终,仲永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唐伯虎成为著名画家,这些历史典故都告诉我们——我们身边并不缺乏“伯乐”,成为“千里马”则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具备能力的人,可以自己去创造机遇。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贝多芬在莫扎特家中即兴发挥音乐天赋,受到了青睐;卓别林勇敢上台替母亲表演,成为喜剧名家……这些中外传奇人物,不是在每天的哀叹中消极地等待着“伯乐”,而是自己在主动创造机遇,让自己的才华在世人面前绽放。
我们不但要创造机遇,还要学会抓住机遇。项羽设下鸿门宴,却没有把握好自己创造的机遇,放了刘邦一马,结果他失败后“乌江自刎”。项羽并非无能,而是他没有学会果断地抓住机会。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千里马”呢?国家的富强需要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义务制教育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其实就是一种机遇。我们学生就应该努力汲取知识,充实学问,打好自身基础,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匹千里马!
我想对大家说:机遇只会垂青那些有能力,有准备的人。我们只有先成为“千里马”,才能够找到赏识自己的“伯乐”!
【篇二:灯塔照路,勿辜其光】
三年级升四年级那一年,我以不错的成绩获得了当时班主任的认可,从此自信心爆棚,所以刚升入四年级那一年特别浮躁。
也就是这时候,您,出现在了我的学习中……
第一次见你,您在讲台上做着自我介绍,您说您姓杨,教数学,以前教过的学生都喜欢叫你老杨,今后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我坐在后面,看着身材有些发福而且相貌平平的您,心里充满了不屑。
也算是年少吧,总觉得一副老实人相貌的你好欺负……
但是就是因为后来那件事,使我彻底地丢弃了那份浮躁和不屑。
总以为九年义务制教育,老师不能那我们怎么样,但是那件事改掉了我的这个态度。
那次数学考试,我考了九十多分,总以为考的不错,又有了向“兄弟们”炫耀的资本,但是那节数学课刚下课,我还没开始炫耀,您淡淡的开口了。
“那个谁,”您指着我“跟我来。”
“额……”我记着我当时心下一惊,然后小心翼翼的跟着您去了。
记着当时进入办公室,您没有给我留任何情面,当着办公室全部老师的面开始训我,我越听越是烦躁,最后出言打断。
“杨老师,我数学考了九十多,应该不错了吧。”
“不错,呵呵,你以为成绩不错了,从我教你开始,你基本没有听过课,而你错的那几个题我讲了几遍了?”
“额……”我当时真是无言以对了,因为那是我上数学课基本都在玩,基本不认真学习。
“下午叫你家长来一趟,我找他聊聊。”你说完这句,就打发我走了。
记得那次我妈回来后,训了我很久,我渐渐意识到我错了,我开始认真学习。
我依稀记着,您说的那句话。
您说你一直当老师,教过了非常多的学生,教过的学生,比我们见过的人还多……
现在在生活中,我还能偶尔看见您,但是我不知该如何面对您,当时当年您对我的事情那么上心,现在,我的成绩确实一塌糊涂,我感觉对不起您的教导。
但是您教会了我凡事都要努力,即使前方迷茫未知,也要微笑着努力前行。
人们都说,老师就像灯塔,他们牺牲了自己,为他人指明了方向,照亮了前行的路,却要一年年的接受着岁月的洗礼。
没错,老师就像灯塔,伫立在这黑夜中,凝望着这斑驳的光阴……
花园学校初四二班 李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