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留得枯荷听雨声】
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是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人思念着远方的朋友,没有留意天上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别有一种美的情趣。赞美“莲叶何田田”的诗句很多,欣赏枯荷的诗人却很少,从这一点上看,作者的眼光很独特。
我喜欢这句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它让我过了一把当老师的老师瘾。
初冬的一个周末,天上下着小雨,我和妈妈去探望外婆。外婆门前的一口池塘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来满池的荷花早已凋零,一张张枯黄的荷叶仍然坚强地面对冷风寒雨。雨点打在它们身上,发出“滴答”“噗噗”的声音,我不由自主地感叹:“这真是‘留得枯荷听雨声’啊!”妈妈疑惑地问:“我只听过‘留得残荷听雨声’,你好像记错了。”妈妈是语文老师,都不知道这个,这下又可以当一回小老师了。我心中暗暗得意,一本正经地说:“林黛玉就是像您这么说的。她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所以即使引用也要改一下。《红楼梦》为什么这么写呢?因为这个细微之处可以表现林黛玉的孤傲,曹雪芹实在是高明啊!”
妈妈感慨地说:“哇,还有这个故事,闺女真是博览群书!你把这首诗背给我听听好吗?”这还不简单,我张口即来:“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和暮色笼罩着我们,令人陶醉。
【篇二:走过江南】
天下广阔,而似乎唯独江南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书籍中,或是飘摇人儿的向往中。置身江南,人世间再多的不快也可付之莞尔一笑,那种妙处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江南就是江南。无论是这锦绣河山,亦或是数不尽的风流豪俊都令人为之心动,为之赞叹。那么那些藏匿于阳春绿江边,仲夏杨柳岸的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那蛇似的蜿蜒,蚕似的缠绵恐怕更令人为之动容了吧。
这里没有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永恒,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比翼双飞的凄凉,但这里多的是西子湖畔的双栖双宿,也多的是为爱殉情的古老传言。
湘妃绿竹上,挂满了娥皇女英斑斑点点恸断肝肠的泪痕;西泠松柏下,遗留着苏小小约会恋人恬然羞赧的风光;断桥白堤旁,白素贞与许仙的誓死相守;十里长亭外,崔莺莺与张生的情意徘徊。
忘不了芳魂犹抱琵琶的藕断丝连,丢不下琴剑邂逅之际林籁里的低声呢喃,抛不开雪满寒灯时的衣袂飘舞,别不了丽日红霞里的璎珞流苏……
谁把万千相思寄托于南国红豆,谁暗恋伊人欹斜于依依杨柳;谁高歌天若有情天亦老,谁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阴不散,星光闪闪,雨打芭蕉,笛短箫长……
闲庭花落,有人随君低绮户,照无眠。
地老天荒,盼尔化蝶长相守,一帘梦。
天青云,谁家伊人为君愁,深锁眉。
衣带渐宽,为伊消得人憔悴,终不悔。
江南,见识过更多的也许是生离死别,也许是海枯石烂,也许是朝朝暮暮,也许是地老天荒。但真正的儿女情长,谁又能看清呢?
江南,永远是那么清隽深邃、温情脉脉,那么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那么让人魂牵梦绕、刻骨铭心。如一曲浩荡回肠的浩歌,唱尽春华秋实、夏雨冬晴;如一副超然明净的画卷,描绘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如一首亘古不变的长诗,抒写阴晴圆缺、地久天长……
江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