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具化的作文

【篇一:失去了柔软的灵魂,我们还剩些什么?】

一个年轻人从富士康的大楼里一跃而下,粉碎成一朵猩红色的花。那一刻,我分明看见一群着黑衣的人拎着锤子扳手走进人群,然后我听见时代的呜咽,似有无尽的不甘与悲愁,许姓的年轻人是这个工具化时代的牺牲品,也从来不是唯一一个。

人本拥有世间最柔软的灵魂,成功或荣耀本不是衡量他的标准,特有的温情和感动才描绘出他区别于计算机的灵性。

计算机秉守着利益最大化的准则,它的精妙计算使它得出一条最笔直不过的道路,而人的柔软使他得以跳出被“利益”圈出的狭小空间,去看那些广博、渺远的东西。就像宋清出身市场却不以“市道交”待人,古之贤者从山林中孕育而生的道义使他们将人的这种特性发挥到极致——高山流水的佳话还在广为流传、桃园结义的故事亦让人心生触动,跨越所谓的地位阻隔、高低之分,他们的友情是否会让今人脸红?试想如今被“工具化”了的朋友圈,我亦不知那些见字如面的感动、策马同游的心潮澎湃能在何处寻见了。这是友谊?抑或只是一个市场,特定的需求、特定的客户人群、身处其境的人已然忘记自己区别于计算机的身份,他们只是交换着什么,浑然不觉自己失去的更多。

计算机行走在它固有的程序上,冰冷而不知变通,而人的柔软赋予了他选择的主动性,使他能够辩证地看待一个人、一件事而非固守已有的态度。司马迁面对李陵的背叛可以读懂他的无奈,陈胜吴广德起义亦不能直截了当地被评为“失败”,更应该看到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情。然而如今却全非如此。我们的媒体朋友们迫不及待地为每一个人贴上标签和“热点”的符号,而我们也乐得接受那些被捆绑上标签的人物,甚至对此津津乐道。妄加的评判与刻意的渲染限制了我们思考的能力,于是柔软变成坚硬、包容化作讥讽,独留被妄议者在人所不能见之处愤怒或是哭泣却无人去理。相似的走向极端的还有用于评判是非的规则和法律,而“刺死辱母者”的事件大概是对“法与情”的又一次微小反抗。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杀死了许立志。是生活艰难吗?是地位低微吗?在我想来,大概是计算机化的极端规则与计算机化社会下的人情渐冷。工业革命真的过去了吗?然而它所带来的实用主义思维与去人性化行为分明还有如黑色的雾气缠绕在我们的身边,久久不散。马云在最近的一次经济论坛上这样说道:“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使人像机器,今后的三十年里,我们使机器像人。但机器应该像机器,人应该像人。”恰是如此,当我们急于探讨人工智能的威胁时,又何时能从“使人像机器”的副作用中回过神来呢?

只怕丢失了柔软的灵魂,我们使再不能为人。

热门推荐
1四季风景如画的校园
2学绘画的我
3深刻的教训
4第一次炒蛋炒饭
5传递微笑
6我的赛车
7以漫画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8雪作文600字记叙文
9大年拜年作文
10第一次一个人睡觉
11走进红楼
12二十年后的故乡
13骑自行车的乐趣
14走自己的路,别让人搀扶!——读《我的小时候》有感
15都是镜子惹的祸
16《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17我心中的那盏灯
18家乡的小河
19
20其实很美
21与名人一起走过的日子
22江面上
23告别
24甪直的作文
25人性光辉闪耀时
26我学会了弹古筝
27一张黑白的老照片
28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9妈妈,我想对您说
30枇杷礼赞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