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历史老师了不起】
历史课正讲到了唐玄宗的统治后期,变得昏庸无能。上课时,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
老师说《长恨歌》就是写这个时期的唐玄宗。老师说她利用周末把《长恨歌》背了下来,我们下巴都快惊掉了。
老师背点古诗虽说小菜一碟,但毕竟老师已经奔六了,看历史课本都要双手伸很远,头向后倒,才能看清。虽说精神旺盛,但真的太了不起了。“我是周六上午花了三小时背了下来,下午再熟悉两遍,睡觉前再嘟囔几遍,周日看了两三遍,今天早晨开车时还嘟囔着背了一两遍。”老师自豪地说。
一些爱起哄的同学鼓起了掌,老师笑眯眯地说:“我没必要自夸,就是告诉你们这个背书也好,学习也好的方法,值得借鉴。”老师背了两句,引起我们有些背过《长恨歌》的同学也背了两句。整节课同学们都全神贯注。
不得不赞叹,历史老师真是了不起!
有一节历史课是下午第一节课,同学们有些犯困,个个迷迷瞪瞪,老师见状停下讲课,使劲咳嗽了几声。同学们都坐好,以为又要挨批了,但是老师却转了个身,在黑板上写到“遭遇人渣怎么办?”同学们都有点吃惊?这都哪跟哪啊。接着老师绘声绘色讲起刘禹锡这个人物。随着老师的讲述,同学们仿佛被神奇的力量吸引住了,津津有味地听着。刘禹锡让自己名垂千古,让“人渣”遗臭千年。他被贬官了二十三年,当一个小县官故意刁难他,把他安排到一个陋室里居住时,他把一首诗刻在石头上,这就是名垂千古的《陋室铭》,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力地反击了那位小县官,从此名垂千古,大家听得入神。眼神里饱含对知识的渴望。
下课铃从来没这么让人不喜欢,我们意犹未尽。老师最后说:“所以遇到讨厌的人,只要用宽阔的胸襟包容他们便是了,不要斤斤计较。”
老师的故事成功吸引了我们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自那节课后的历史课,同学们都格外认真听讲,真佩服历史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是了不起。
历史老师当了一辈子历史老师了,教我们这些小孩子真是手到擒来。可她仍然不断地学习,尽职尽责。
我的历史老师,了不起!
【篇二:倾听历史的声音】
独自一人漫步在灵渠边,河水湍急流淌,阳光下,微风吹拂着河面,天色湖光相接。水声伴随着脚步声悦耳动听,闭上眼,感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你倾诉。
脑海中不停地闪现出历史的画面,伟大的先祖在不停的向我诉说。我恍然大悟,原来它在向我倾诉历史的声音。历史的声音遥远而真切,倾听历史的声音,启迪我们的心灵。
语文书中我们可以了解《陋室铭》。老师给我们讲这篇文章时说,刘禹锡被贬时,遭到无理县官的刁难,刘禹锡不但没埋怨。还悠闲自得。最后县官实在欺人太甚,于是就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其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现出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捕时,面对威胁和诱惑,只要他一点头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他没有辜负国家,辜负人民。毅然的临危不惧。文将军的字字言语中无不体现出忠于祖国。他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
笼统的说历史就是记述我们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历史是讲述世界的发展。
14世纪,意大利开始文艺复兴,人们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发扬人的个性,文艺复兴又称是“人的发现”。15世纪,西方各国航海家都在探索者新大陆,也许经历失败,但那在当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17世纪英国鼓吹“君权神授”,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后经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治,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每发生一件历史大事,都会改变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命运。我们不可以改变历史,但我们能在历史中得到启迪,历史它有声音,它在向我们诉说,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无声胜似有声,它在慢慢地洗涤我们的灵魂,洗刷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回望历史,我们骄傲;展望未来,我们自豪。让我们倾听历史伟人所发出的声音,将民族的豪迈与刚强、血性与尊严、责任与使命放在心中。
太阳渐渐西斜,河水仍然在湍急流淌,天与山与河形成一个整体,被一天中最后一缕阳光照的分外通红。我转过身,眼前还不时的闪现出历史的画面……
倾听历史的声音。那些或惬意或豁达或清闲的音色,让我知道了世界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