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外儒的作文

【篇一:浅淡中国文化的“刚柔并济”】

提笔、挥毫、泼墨,全副意念倾注于饱满的笔端,不一味的使“刚劲”,柔韧转锋轻轻带过——这才是上乘书法,才是刚柔并济相生相成的绝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亦是如此,先哲们对“刚”与“柔”的拿捏分外到位。

中国戏曲无疑是“刚柔并济”最绝美的产物。粗犷豪放自成一派的秦腔,恢宏恣肆,气场十足,淋漓地尽显疏狂旷达的陕北风情;温婉秀美的越剧、昆曲,则把那骨子柔媚劲儿尽收其中。南北戏派的分异就好比一疏朗大汉与一清秀绮丽的闺阁女子,一刚一柔,调和得格外相谐、有趣,倘失了任一方,可就全乏味难耐。

中国诗词自当是“刚柔相济”的盛宴。无数墨客骚人,亦刚亦柔,亦情亦理,为中国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坡居士便是上佳的例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豪放的苏子,襟怀坦荡纵横恣肆,却也能吟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缠绵绯恻。一腔豪迈也满腹柔情,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苏子便成就了他的不朽——因了,“刚柔相济”的缘故。李易安这飘摇风雨中绝世美神,柔情似水衬起点点相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水做的骨肉绵延着数缕情思,却也能刚毅得高呼“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国难当头时,在聚散离合时——,刚性与柔情融入了她的诗魂,也给了我们恒久的绵续……

中国哲学发展史更是始终阐释着“刚柔相济”的理儿。外儒内法辅之以道的治国方略把“刚柔并济”发挥到了极致,严刑峻法以正纲常明法度,内修义理道德教化使人人向善,“无为即有为”,若失之以偏颇一味重法则过于“刚”而失活力,若一味尚儒则过柔而难以威慑天下,儒、法、道、阴阳等各家亦在亦刚亦柔相生相成的规律中发展,于是有了如此绚丽的哲学史和文明历程。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就是对刚与柔最贴切的注解,小到修身齐家,大至中国文化,无不遵循此理。

楚霸王项羽过于刚愎自用终落得自刎乌江功败垂成;李煜醉心柔靡诗词无心理政终沦为阶下囚国破家亡。这些个失于“刚柔之度”把持不好的历史遗憾便是悖于“刚柔相济方能成事”的恶果。

以柔克刚,以刚制柔,刚柔相济方能相成,细味深思中国文化时,我以粗陋管窥瞥见了她因刚柔相济而惊艳寰宇的绝世芳华……

热门推荐
1秋天的叶子
2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3感谢有你
4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5我敬佩你
6锄禾日当午
7记事的作文
8我的手机迷妈妈
9真情之旅
10快乐的时光
11我相信
12我是一张白纸作文
13一碗水
14我家的年味
15灯光下的爱
16蚂蚁的力量
17一路春雨
18童年趣事
19我眼中的苏轼
20游山沟沟
21那天边仍旧耀眼的余晖
22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心要在焉
24我的父亲
25
26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27语文作文
28那又如何
29和平鸽
30终于又是晴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