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残豆的作文

【篇一:让文化活起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生于南国的我,很有幸采到这相思之豆。如今仍是冬季,当然不可能采撷到春生的红豆。不过树丛底下枯叶泥土堆积间深深浅浅地掩埋了点点艳红。弯下腰,轻轻拂开枯叶,小心拾起一颗残豆,擦去豆身上的尘土,亮出了其本身的红艳。看来这份相思可真够浓烈的,似乎与一年的风雨较了劲儿,仍不愿褪去这一身红颜。“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既然它不辜负王维“最相思”的美称,我也就不禁弯下腰多拾些回去,赠予所思之人。

一颗小小的红豆,便使我对这首《相思》钟爱有加。说实话,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对诗歌特别热爱的人,因为我总觉得诗歌是很难理解、很难读懂的。但是这次让我欣喜的是,这些小红豆与这首《相思》给我带来了一种崭新而新颖又神奇的体会。《相思》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触摸着红豆,喃喃出《相思》的诗句,似乎我的心意与诗人相通,珍爱着手中的红豆,盼望能寄托出相思之情。这种感受不同于语文习题中的各种诗歌分析、鉴赏,它是那么的鲜活、真实,让人着迷。

这些年来,常常提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把这件事看得过于严峻、过于庞大,被那小小红豆“激活”的《相思》让我着迷,难道“活着”的文化就不能让国人着迷吗?最近掀起的“汉服风”就挺有意义。汉服往身上一穿,就不再只是考古的图片与资料文字。它就这么展示在众人面前,便让不少人被它征服。而汉服的兴起,也促使不少人想揭开历史的面纱,一睹汉文化的芳容。

中华文化总归是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只是可能一直被我们误读罢了。为何不尝试着用更生动灵活的方法去诠释我们的中华文化,顺其自然地让它用自己的魅力去俘获国人的心呢?

热门推荐
1美食城
2我用生命阅读
3踩气球大战
4读《麻雀》有感
5生活中的微笑
6撕破友谊的拳头
7难忘的“第一次”
8游巩义的红河水库
9给环卫工人送水
10桂林之行
11我的家乡
12美丽的八一公园
13星空下的遐想
14我的发现
15五官的争吵
1620年后回故乡
17关于学校校庆的作文
18我爱烟花
19只在春天
20好朋友
21乡村的四季
22不平常的一天
23初秋
24军训的一天日记
25卖手环
26乡间小路上的笑声
27最爱竹的美
28我眼里的微感动
29月影无痕
30祖国在我心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