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蛇节的作文

【篇一:追梦人】

我父亲是漳湖坂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都会回老家过元宵节。

小时候很害怕,拽着母亲畏畏缩缩地躲在最远处,探头看那些高大的男子抬着轿子,一排排向蛇王庙走去。中间围着的是条大蛇,斑点像漩涡一般绞在一起,安静地卧于为它准备的王座上。后边跟着的是蛇神塑像,在我看来,算整场庆典里最安全的东西。

正月十五要游蛇灯,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出了天边渐渐坠落的地平线,为热闹的嬉笑声再添一笔火红的鼓响。我还是怕得很,满脑子装着浆糊,摇一摇就哐当哐当响,总喊着要早点回家。路上碰着个人都忧心他是蛇精,吓得三魂出窍。

前边突然有了亮光,我循着踮脚望去,看见了灯——一长串的,明媚的,耀眼的,闪烁的,不知用什么技法连成了蛇身的形状,在漆黑的夜色中蜿蜒前行,似北斗星一样曲折,辉煌,又似一条火蛇,腾跃在栋栋民房之间,带来幸福与祈愿。

我抬起腿向前奔去,伸长脖子仔细地瞧了起来:灯是倒梯形的,边缘是锯齿状,玻璃材质,中央盛着一支蜡烛,淌着汗珠。贴在上头的剪纸像是蝴蝶的翅翼,随着光影明灭轻轻扑闪,投出一块小小的阴影,有岁寒三友,有花间君子,有鱼戏莲荷,也有最平凡简洁的“福”字、“囍”字。每盏灯都截然不同,又好似孪生,寄寓着乡民真挚的期待。那些匠人心灵手巧的创造,为新的一年送来平安喜乐。

烛火映着我的眼睛,月亮悄悄吻上树梢,却惊动了一个孩童稚切的心,惊惶害怕如潮水般褪去,心海中多了一枚贝壳,用手指撬开,盛着灯火万丈,红纸招摇。

此后,家中的书桌上就总是摊着五颜六色的蜡光纸,剪刀从儿童用的一直排到成人用的,关于图案和技巧的参考书,每几天都会翻过新的一页。

门口的茉莉开了又谢,路边的榕树黄了又青,初中的校徽也终于服帖地躺在我胸前。美术课是我最喜欢的,任课的胡老师是樟湖人,也爱剪纸,很快与我熟络了起来。

那天下雨,大课间没做操,时间很充裕,惯例是要把我上周倒腾的蝴蝶剪纸给胡老师看看,好好指导下我这叮当响的半桶水。我敲了敲门,听见应答后欢喜地按下了门把手,探出头道:“老师,我……”

灯火在眼前炸裂开来,像是儿时所见的蛇灯,一盏盏围成蛇身的形状,刻有灵巧的祝愿,亮得能掩去月亮的清辉,让人的心燃烧起来,满心满眼都是希望。男女老少穿梭于蛇灯之间,有举着糖葫芦和风车的小孩,嘴角有透明的糖渍;有挥舞折扇、敲击锣鼓的文艺队,响亮的乐声犹在耳畔;有盛着莲花游船的女子,红艳的灯笼氤氲了她温婉的笑颜……蛇头所叼的绣球上,有一个“丰”字,丰收的“丰”。

“这次打算参赛的作品《蛇灯绕殿》,还没完成呢。”

胡老师拍拍我的肩,我恍然回过神,搬了把椅子,默默坐在他身边,观摩学习。盯着他捏起银色的剪刀,很小巧,用两根手指握紧,沿着铅笔的轮廓游走起来,每遇到难以剪断的细小处,都会先轻轻撕下,然后再用剪刀修缮。分针转过几大格后,剪刀被放回了漂亮的铁盒,胡老师靠上椅背,轻轻揉起了太阳穴。

“这就是蛇文化剪纸啊……”我喃喃道。

“是啊,可惜没落了。”胡老师闭着眼睛,“现在学的人少了,以前人人都会,家家户户都备着红纸和剪刀,过年过节,特别是蛇节,就连四五岁的小孩子都要来添上几刀,大人护着不让碰,就开始哭,折腾得人头疼。”

“我小时候也喜欢,学得是所有人里最快的,手指头磨出了茧也不肯消停。长大了就更喜欢,整颗心都栓在了上头,别人拦着都没用。后来当了老师,闲暇的时间多了,就琢磨着把我记忆里的蛇节剪下来,给更多的人看看。”

“所谓的梦想,在我眼里,不过剪纸二字而已。”

我没出声,静静地听胡老师絮叨。关于坚持、梦想,在窗外绵绵的雨声中糊成一团漆黑的墨迹,落在我的心尖上。这些沉重的字眼掰碎来再拼凑在一起,就是“追梦人”,他们在荆棘中奔跑,迎着嘲讽的飓风与批评的浪潮,他们在乌云下大笑,怀抱赤子的心脏与无畏的头脑。

直到今日,我没有放弃过剪纸,胡老师也没有。

纸间经纬走蛇龙,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即使是最渺小的花儿,在梦想的浇灌下,也能焕发出星河流转的绚烂;即使褪去缭绕的雾气,仍要踩上尘土累积而成的阶梯,在追梦的河流里慢慢行舟。

热门推荐
1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2记忆中的糖果
3寒假里最美的一件事作文
4我生活中的发现
5妈妈夸我真懂事
6故乡的小河我的最爱
7蜘蛛织网
8小小金融家活动
9湖北,我的家乡
10纺织者的美学
11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12读书伴我成长
13爱不需解释
14疯狂的时光机
15我和书的故事
16我的二三事
17一节难忘的课
18走进乡村
19家有四狂
20《西游记》读后感
21一次刺激的体验
22我还想做细心的孩
23没有“以后”
24深入灵魂的热爱
25班上的秘密
26鲸的自述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难忘的端午节
29照片里的故事
30我成功了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