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维切割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生化,还是碎片化的自己】

近年来,电影业的投入量越来越大,但票房总量却进入瓶颈。有人说,这是因为习惯了碎片化的人们在对于切割出一整段时间时,会产生顾虑。

这究竟是真理还是谬论?

碎片化的生活因信息量的成倍增加而被人们重视。从前的人们生活很空虚,每日摄取的信息无非是村子中哪家和哪家拌了嘴,这种“短波长”的信息并不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什么;但是,如今,随着信息化的推动,一条微信便可将生活粉碎。

比如我是一个白领,正在完成一项工作。这时,上司传来一条工作微信,我的注意力被转移,于是思维便出现了断层。

但是,思维断层是否会引发思维切割?

假如我们在土中种一颗种子它便长成了苗,土地融合了它,它也装饰了土地;我们在一块朽木上钉一粒钉子,冲击力使朽木的表面出现裂痕甚至断裂。所以,外界力量是否会带来冲击,根本还在于自身的属性。

同样收到了一条微信,具有土地属性的人在了解信息后能够很快回到自己的主线任务;具有朽木属性的人会趁机刷刷朋友圈,看点别的,结果原有的轨道便被破坏。显而易见,前者只是出现了思维断层,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后者却出现了思维切割,于是生活也变被切割了。

或许有人会说,导火线还在那一条微信。确实,巨大的信息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但是是否说没有这个“侵略者”,你我都能好好地做完一件事了呢?这是臆想。具有土地属性地人专注度较高,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被转移,头脑也很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标;具有朽木属性的人本身注意力就是分散的,窗外的一声鸟叫可能都能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当然,无论是被微信碎片化,还是被鸟鸣碎片化,这都是表观碎片化。想象假如有一个严厉的老师拿着戒尺盯着,那这个人便既不敢刷手机也不敢伸脖子看鸟了,所以表观碎片化并不是那么难对付。但是,最可怕的事意识碎片化。“使弈秋诲二人弈,一人岁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尽管这个想天鹅的人意识已经飘渺不定了,他的外表却还是认真听课的样子,况且很多时候“开小差”不过是一瞬间的,这更是难以补捉和防备了。但也往往是这一个个的“一瞬间”,造就了碎片化。由此可见,在没有外界条件的情况下,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依然可以粉碎生活,所以主观在人,而把自身缺陷归为外界因素的行为,是最无能的。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的普及确实增大了我们碎片化生活的概率,但生活碎片化与否,根本还在于自身坚定与否。

热门推荐
1人生处处是风景
2印象徽庄
3幽幽书香伴我成长
4啃书的小蚂蚁
5停课不停学
6我教爷爷玩微信
7我向往的童年
8逍遥游
9做人从向往天空开始
10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1音乐是我的伙伴
12诗歌作评语,让人眼前一亮
13温暖的拥抱
14军训第一天
15我是贪吃的虫子
16这就是幸福
17青春,喝彩的季节
18留念幸福童年
19诤言为伴一路同行
20十年
21我家的小白兔
22寻“脸”趣事
23星空下的遐想
24打水仗
25我的老师
26冬雪
27纸船
28我与古诗中的儿童玩耍
29我爱大海
30我的同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